常吃肉≠有营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提出,到2030 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在降低人群贫血率、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学生超重肥胖率、提高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和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吃饱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已不再是“老大难”了,但各类“隐形营养风险”仍然存在,如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费过度增加,膳食脂肪供能比明显上升;奶制品摄入不足,盐摄入过高;膳食纤维、矿物质等有益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健康存在隐患。你以为天天吃肉、吃海鲜就是有营养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贫穷的时候,群众填不饱肚子,因此,贫穷可以说是有形杀手;物质极大丰富,生活有了大改善,人们能填饱肚子了,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却忽然发现,由于人们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开始变得不均衡了。营养不均衡也是一种营养不良,而这种营养不良则是无形杀手。在膳食结构中,肉食、海鲜、水果、蔬菜等食品需要均衡搭配,并非一味地吃肉。再者,对于肉类的选择也需要因人而异。欧洲国家大部分人群从小食用牛肉长大,中国人几乎吃猪肉长大,展现在身高上就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但这也并非是吃肉唯一的原因,主要是欧洲国家在营养搭配上更加科学、合理。
国家算是有了营养计划,但最后会不会又变成“一纸空谈”?所幸,近年来,保健品的销售广告到处飞,水果营养价值被发现,营养平衡、科学养生的健康理念慢慢被人们所重视。不过,靠个人的营养还是不够的。国家除了发布计划外,更要将这份计划细化下去,从 “轻食”角度给大众更好的选择。
另外,笔者认为,营养平衡是一门学问,需要营养师等专业人才的服务。我国一些高等院校虽然也开设了营养课,一些医院也设立了营养科,一些地区甚至有营养师社会团体组织,但真正能服务大众的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相关专业人才其实仍然紧缺,发展还有待规范。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