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
近日,开学准备上大一的河北女生李颖起诉了哈尔滨市铁路局,起因是她在从北京前往天津、由哈尔滨市铁路局运营的K1301次列车上闻到了刺鼻烟味。目前,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已受理此案,且定于8月24日开庭。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专家委员、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振宇认为,该案“意义重大”,可以称之为“中国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有助于推动普通列车禁烟。(8月15日澎湃新闻)
禁烟这事,就应该较真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这早有明文规定,无奈现实中往往得不到落实。普通列车上可在吸烟区抽烟,很多烟味仍然会弥漫到车厢内部。而且,吸烟区往往设在过道、厕所旁,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很差,导致烟味最终仍在整个车厢扩散。对于在吸烟区吸烟的人,大部分人并不会过多去责问,但李颖却把铁路局起诉了,成就了“中国公共场所无烟诉讼第一案”。
有人说,这位女大学生有点“较真”。笔者却想说,对待禁烟这事就应该较真。吸烟区的设立以牺牲不吸烟人的身体健康为代价,与其说是对烟民的包容,不如说是对他们的纵容。禁烟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是对不抽烟人的尊重,更是城市文明格局的一把标尺。“无烟诉讼”代表着很多人的心声,是对被动吸二手烟的有力控诉。
对待禁烟,不仅需要一个人的较真,也需要多数人站出来,勇敢地对公共场所吸烟说“不”,让“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不再是一纸空文。
郑婷影
禁烟何止在普列?
河北女生李颖因列车上闻到刺鼻烟味而起诉哈尔滨市铁路局。其实,对于在普列上吸烟区吸烟的人,乘客并不会过多去责问,只是捂着鼻子远离,或做那个 “沉默的大多数”。故有人说,在铁路局对普列禁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自然期待有更多的“李颖”站出来,勇敢对公共场所吸烟说 “不”!
其实,要禁烟的何止在普列,公共场所禁烟能令行禁止吗?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可市民反映,从没在公共场所看见有人处罚吸烟者。为什么?原因就在于监管过程取证难、处罚难等多重困难。规定很难得到执行,也就“无疾而终”,吸烟的还是吸烟,规定还是那个规定。
公共场所控烟要堵疏结合,立法更要切合实际,当然,也要帮助市民建立健康观念,养成控烟的健康意识,如此,由此,全面禁烟之路才能平坦,才能得到更多民众的支持。
张 涛
列车全面禁烟不应有例外
动车全面禁烟,普通列车却网开一面,这样的区别对待其实早就引起公众的不满。虽然普通列车运行慢、运营时间长,允许吸烟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但既然都是公共交通工具,就应该统一执行禁烟标准。对烟民“人性化”了,那对其他乘客的“人性化” 呢?这种差异化标准看似人性化,实际上是给推行禁烟令打了折扣,现在一些公共场合禁烟陷入窘境,就是因为很多人并不把禁烟当回事,执行和处罚也明显力度不足。
在法律层面,对于列车全面禁烟早就有了相关规定。在倡导健康生活的今天,列车全面禁烟也不该有争议和质疑。虽然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空间更开放,但是烟雾对乘客的危害却并没有减少。刺鼻的烟雾让不吸烟的乘客饱受煎熬,吸入二手烟更是严重影响了乘客的健康。笔者认为, “无烟诉讼第一案”是在倒逼铁路部门推进普通列车全面禁烟,无论最后是输是赢都是一种进步,列车全面禁烟就不应有例外。
谢素婵
上一篇:雷同古镇
下一篇:暑期游学不能“游而不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