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说说“共享”那些事儿

首批小蓝车抵达河源了!共享单车作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佼佼者,争相涌入的企业让共享单车出现井喷式发展,一度让网上段子手调侃——“共享单车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颜色不够用了”。

自从共享单车火遍全国后,各类共享经济花样百出,诸如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厨房、共享健身房等不断涌现。共享经济的辐射领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暑假期间,成都几家大学院校把闲置宿舍改造为民宿,面向背包客、亲子游等群体出租。

其实,早前便有高校学生私自对外出租暑期宿舍床铺的现象。而“共享宿舍”则像这一现象的“升级版”。对于学校而言,暑期里高校宿舍多空置,与其闲着“蒙尘”,不如整合利用;而暑期是大学生实习、职场新人入职的“旺季”,很多人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城市,如果有一个便宜的宿舍与原本的校园生活无缝对接或短暂过渡,这确实是个福利。这些高校积极开放资源,与旅游“联姻”,既给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机会,又对接公安、消防部门,通过住宿人员登记、退房系统和消防安检措施等加强管理,多方共赢,值得点赞。

另一个值得点赞的是“共享” 概念被应用到司法实践。8 月16 日,最高法对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凉茶包装装潢纠纷案进行公开宣判,判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这场“马拉松”式官司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一判决,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官司不是以往的“一方胜,另一方败”的结局,而打成了“双赢”,以“共享包装”的判决作为此次官司的“完美收官”。而这,有着非凡的意义,利于王老吉与加多宝今后的“并存共荣”发展,起到保护企业利益和促进发展的作用,而不是通过打官司,谁吃掉谁。

拼车、租房、吃饭、穿衣……共享经济这些年来发展迅速,不但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生活,更以互联网+模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并认可共享经济的同时,创业者也不断挖掘共享经济的深度和广度。然而,伴随共享经济成长的,除了鲜花与掌声外,也少不了争议与质疑。就拿最初的共享单车来说,大量投放之下,不少一线城市出现饱和,并衍生出种种问题。有人直言,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 “照妖镜”。

同样备受质疑的还有,共享经济介入人们工作生活的程度超乎想象,甚至出现了共享马扎、共享工厂,都是在滥用共享概念蹭热度,终究是昙花一现。

笔者想说的是,正如“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一样,并不是给任何东西贴上二维码, 它就马上荣升为共享经济载体了。任性地滥用“共享”概念,可能会砸了共享经济这块热度极高的金字招牌,给共享经济带来整体性的负面冲击。

社会的进步,让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使用权和所有权原来可以完全分开,这就是“共享”的产生。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总是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所以,尽管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遭到了质疑声,但并不会影响共享经济“增加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的初衷。单从这一点看,在且行且管理的同时,我们期待“共享”模式的尝试不妨更多些。

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成长有着宽松的环境。我们相信,共享,还仅仅是个开始……

郑婷影



相关热词搜索:事儿


上一篇:图书馆读者破百万人次
下一篇:自证性别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