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陪读“吼娃”得靠沟通来医

晚上十点多,从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我那颗八卦的 心疯狂地跳跃起来,趴到窗台上支起耳朵认真地听着下文。女人继续气愤地喊道:“互为相反数啊!”……我默默地关 上了窗户。陪读的妈伤不起呀!

近日,这则妈妈吼孩子写作业的段子刷爆朋友圈,幽默搞笑之余也道出了陪读妈妈们的辛酸——孩子们有100 种 方法逼疯陪读妈妈:磨蹭拖拉、粗心大意、心不在焉……瞬间让妈妈进入更年期。

说起写作业,相信不少人都有 被家长吼过的经历。网上家长的 吐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 人人有之,然而在孩子的学习问题 上,有些家长俨然到了“走火入魔” 的地步。

近期一条“陪孩子写作业,大 人急到送医院”的微博引起热烈讨 论,家长陪读陪出病来,显然是被 孩子磨蹭的性格或者屡教不会的 现实给惹恼了。在陪孩子写作业 这件事情上,能够静得下心、忍得 住火的家长屈指可数。

孩子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正处 于建构阶段,需要家长不厌其烦地 帮助与指正,而一旦家长放手,很 可能又回到了最初。这样的现实 下,家长想吼几句在所难免。毕竟 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最关注的问 题,孩子越早养成良好的习惯,越 能在学业和发展上胜人一筹。

在繁忙工作之余能够陪伴孩 子读书,本是难能可贵的,生气时 吼下娃娃,终究是“爱之深、责之 切”所致。但越是这样,越值得家 长们警惕,因为进一步来讲,“陪读 吼娃”折射的是家长在批评教育孩 子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匮乏。

家长“吼娃”是因为没能找到 有效的方式来纠正孩子的习惯,导 致时常被气得不知所措;同时也是 因为教育的现实情境,给家长施加 了过重的压力。

其实,习惯的养成是个过程, 有些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家长都做 不到,却要求孩子在短时间内训练 到位,这无疑是在自寻烦恼。加上 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本来 就比不上成年人,“这么简单的问 题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等家长 “吼娃”时常说的话,其实也是家长 对孩子发展规律的不尊重。

家长陪孩子读书写作业,本来 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在实际陪读时更多是建立在学 业的辅导上,而不是亲子之间心灵 的对话。不少家长陪读时对孩子 的需求和意愿不闻不问,这样只会 加剧亲子之间的矛盾,而无助于解 决问题。

现在,孩子们的心理情感越来 越脆弱,各方面的意识却越来越 强。对于批评大于教育的“吼娃” 方式,传递给孩子的是家长消极的 焦虑情绪或暴力情绪,很可能会造 成他们的逆反心理,甚至身心健康 受损。

因此,家长批评教育孩子需要 更多的沟通和技巧,要及时了解孩 子的内心想法,根据孩子的成长规 律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 批评教育中获得真正的进步,才能 提高陪读质量。

谢素婵






上一篇:“双11”试水绿色物流
下一篇:隐形面单亟待普及化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