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 切实做好村庄规划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关于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开展该项调研工作。会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结合河源实际,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切实做好村庄规划。
据了解,全市255 个省定贫困村,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有128 个,完成率 50%;东源县、龙川县、连平县、江东新区已完成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设置。按照“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不含源城区)的要求,目前已建成5 个垃圾填埋场、93 个垃圾转运站、 9872 个垃圾收集池,并基本投入运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 90.74% 。全市18506 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改造工程已经全面竣工,截至8 月7 日,完成验收18406 户,验收率达99.5%;省下达我市2017 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5600 户中,已开工 1275户,已竣工303户。
会议提出,将加快新增无害化填埋场的建设和镇级简易填埋场的整改工作进度,大力推广PPP 市场化运营模式;到8月底前,要完成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全覆盖,12月底前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覆盖率、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分别要达到100% 和80%;各县区在12月底前至少建设完成1 个特色小镇、2个美丽乡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立足新农村定义和建设要求,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会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上,要结合河源各乡镇实际,有的放矢,扎实推进,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体现地方特色、风土人情。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