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七年之念

那天回家看母亲,我们自然而然地聊到 了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

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还记得七年前那 个春暖花开的春节,我带上两个外甥女,跟 着母亲到乡下给外婆拜年。一见面,82 岁 的外婆就迫不及待地跟64 岁的女儿说:“孩 子们一年才来一趟,以后要经常来看看哦!” 我给外婆送上大红包,祝她健康长寿,叫她 注意保暖。气温持续下降,外婆却说自己并 不觉得冷。当我握着外婆双手的时候,也确 实感到特别得厚实暖和。“慈母手中线,游子 身上衣。”其实,长年劳作的外婆身体一直都 很硬朗,这些年虽少干活,也极少生病。只 是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开枝散叶,大家都 建造新房各立门户,能够朝夕相伴在身边的 亲人反而少了。近几年来,就连孙辈们也都 逐渐结婚生娃了。有的到广州念大学后留 在大城市;有的到深圳做生意也只回家过 年;有的忙于日常工作也少回家看看……大 家一年的辛劳与打拼,其实都离不开老人家 365 个日子的思念与牵挂,就在春节期间终 于换来了亲人的团聚,相逢的笑脸……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惜别时刻, 只见外婆紧紧握着老妈的双手,老妈贴在外 婆的耳朵上不停地说着悄悄话。此情此景, 我马上掏出照相机,按下了真实难忘的一 刻。在回家的路上,外甥女也老是追问她们 的外婆跟舅舅的外婆说了什么悄悄话?外婆 笑着对孙女说:“我就跟姥外婆重复着说以后 会‘常回来看看’,她就老是点点头”。是啊!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 易,就图个平平安安;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就等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我也在心里给老妈 唱起了一首歌:“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 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 人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给家人带来 欢乐和幸福!这就是老妈公开的外婆的“悄 悄话”,也是天下父母的期盼和祝福。

然而,时隔不久。母亲的母亲——我的 外婆走了,用常人的话说,就是到另外一个 世界“享清福”去了。

俗话说:“养儿才知娘辛苦!”可怜天下父 母心。人世间,母亲对子女的亲情是最纯粹 的,最可靠的。母亲的爱无处不在,是生活, 是唠叨,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做儿女的却 经常忽略母亲的爱,或理所当然享受母亲的 爱,而不懂得回报。记得外婆生前曾说过,世 界上的很多东西,过去了就再没有这支歌仔 唱了。可惜我当时还听不懂,总以为自己还 年轻。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如不及时好 好把握,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那个店了。

不管我们为母亲做了多少事,都远远不 及母亲对我们所做的一切。“岂无远道思亲 泪,不及高堂念子心。”但行孝须及时,不要 让我们再留下这样的遗憾:子欲养而亲不 待。尤其是长年独居的“空巢老人”或者长 年患病住院的老年人,更企盼儿女团圆、全 家团聚。最新研究表明,子女常回家,父母 更长寿。年迈父母的健康与子女平时回家 看望的频率成正比,只有和父母保持一种挚 爱关系,才能更延长父母寿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七年过去 了,每当想起可亲可敬、可学可爱、可尊可仰 的外婆,心中总有些许不舍。今年的雨水特 别多,在纷繁的日子里,让我们放下脚步,郑 重其事地在一个庄严的时间里,好好地感念 一下母亲的母亲,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善 待自己的母亲吧,让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有 幸福的晚年。

作者:黄春宇



相关热词搜索:七年之念


上一篇:午后的闹剧
下一篇:清平乐· 何计可将春绊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