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青蛙
在诗人眼中钓鱼是一种“雅”,钓鱼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耐力。钓青蛙与钓鱼类似,屏住呼吸,站在田间小路,凝神专注钓竿的动静。小孩子可以做到这般“安静”,也着实不易。
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到夏季的早晨,田野上有不少孩子在钓青蛙,看孩子们左手拿着油纸袋,油纸袋的口套在铁丝编成一个圈,袋子从铁圈里面往铁圈套,用针线把油纸袋口缝在铁圈里,袋子的口径10 公分左右,袋子修长,口偏小,防止青蛙从袋口蹦出来;袋子准备好了,还要准备钓竿,钓竿是一根小竹子,大约50 公分长,一头系着细线,是孩子的高度的一半,线的另一端绑上诱饵,诱饵一般是一小块肥猪肉;小孩子只要握住竹竿的另一头,就可以钓青蛙了。钓青蛙有一个关键性动作:一上一下晃动竹竿。小青蛙多数隐藏在小溪的草丛里,草越茂密,青蛙躲藏得越多,但草盖得太密是不方便诱饵和青蛙进出的,所以选择草丛密实而又有方便诱饵进出的草丛口,是钓青蛙的最佳位置。钓青蛙时需要静静地,不动声色地站着“垂钓”,哪怕脚上有蚊虫咬,都不敢吱声,怕吓着草丛里的青蛙,受惊了就不咬诱饵。
简单的工具,备好了,就走在乡间小路,寻到溪边的草丛,把诱饵放进草丛底,手晃动着竹竿,青蛙看到眼前似乎有“昆虫”在飞来飞去,张嘴就咬住诱饵,这时有经验的孩子马上把竹竿揭起来,只见青蛙在半空手舞足蹈,却怎么也不肯松开咬着诱饵的嘴巴,如此,正是孩子们所盼望的,心里祈求它们“咬住,咬住”,眨眼间孩子们迅速把青蛙往袋子里放,青蛙进了油纸袋;极个别的青蛙在竹竿提起来时受了惊,到半空就松口,掉进草丛里,逃过一劫。
可是第二天,再去这个地方钓,它们又忘记了昨天的险恶,又进了孩子们的“魔袋”。袋子里的青蛙多了,挨挨挤挤的,嘴巴贴着嘴巴,好像在 “咬耳朵”,商量着怎么逃出去。听,塑料袋里不时发出撞击袋子的声音 “砰砰”不断;还有勇者擅长弹跳,拼尽力气往袋口蹦,有时真有几位“弹跳高手”逃出“魔袋”,逃出去后马上隐没在溪边的草丛里。
钓青蛙是农村孩子忘不掉的趣事,锻炼了孩子们的耐心和胆识,提升了他们的意志力。但也扼杀了许多“庄稼卫士”。
作者: 朱彩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