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航天翘楚张其彬故居有望修复 或建成人文历史教育景点

在先贤雕塑长廊里矗着32 位客家先贤, 其中张其彬被誉为“大漠壮士航天翘楚”,因 共和国强国梦筑梦人的身份倍受人们景仰, 不少市民说,没有想到共和国强国梦筑梦基 石上也有咱河源人作出的贡献。

张其彬的故居就在东源县黄村镇三洞 村。正在建设的河惠莞高速公路就从该村经 过,张其彬故居离高速公路出口不足8 公 里。记者前日从黄村镇了解到,三洞村是省 定贫困村,当地计划抓住这次广东省科技厅 精准扶贫的契机,修复张其彬故居,以建成人 文历史教育景点。

自古雄才出寒家

张其彬1935年11月出生于当时河源县黄 村镇三洞村,1955 年7 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军,1957 年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4 年从哈军工毕业分配至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1966 年10 月27 日参加我国在酒泉西北 综合导弹试验基地的“两弹”(导弹、原子弹)结 合发射试验。在试验的最后阶段,担任技术助 理的张其彬和其他6 名技术人员进入地下控 制室,张其彬负责技术控制和测验。“两弹”结 合发射试验成功后,他们被誉为“七勇士”。

张其彬生长的年代,先是日本侵华,后是 解放战争。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贫穷和困 厄中度过的。出身寒家,求学之难,他懂得苦 难,懂得珍惜。即便是在参军以后,在每月仅 有的7 元钱津贴里,他也尽可能省下来寄回 老家。张其彬家人也曾回忆说,尽管小时候 备受日子艰苦的苦难,但他对瘠薄的故土从 未诉苦,只有深深的爱。

尽管一生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河 源度过的,他对山清水秀的家乡仍然一往情 深。他曾回忆说,婚后第一次带夫人回东源 黄村老家时,要经过一条河,淌过一座竹桥, 记得家里大嫂当时是挑着箩筐来帮他们搬行 李的。离乡多年,加上退休前一直在外工作, 生活条件艰苦,张其彬对饮食从不挑剔,但家 乡的酿豆腐却一直让他念念不忘。他的家人 还曾从市场上买来豆腐,准备尝试着做做客 家酿豆腐,让张其彬体验下家乡的味道,但天 津市场上的豆腐与家乡的不一样,肉馅一放 进去,豆腐就开裂了。他生前一贯劝诫家人: 咱们是广东河源人,那里是咱们持久的故土。

故居有望修复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黄村镇已是今非昔 比,三洞村也是如此,绿色田园,弯曲河道, 小桥流水,一派雅致的山居风光,不少村民 盖起了新屋大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贫 困户的新农村新屋,也有星散各处的新房新 居,在这些新房子的映衬下,土坯瓦房建筑 的张其彬故居显得有些破旧不堪,然而走进 去,却是别有一番天地,里面文革印记处处 可见,尤其是一些标语“紧跟毛主席,世界一 片红”“共产党万岁”“立大志、下苦功”让人 印象深刻。

当地镇干部告诉记者,三洞村是省定贫 困村,镇政府计划抓住这次广东省科技厅精 准扶贫的契机,修复张其彬故居,以建成人文 历史教育景点,成为黄村镇的一张人文历史 教育名片。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热词搜索:翘楚 人文历史 故居


上一篇:喜颂十九大召开
下一篇:鞋子的故事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