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 市图书馆开馆5天逾5万人次入场
2016 年12 月28 日,市图书馆新馆、河源市国家档案馆、市博物馆新馆、河源先贤雕塑园“三馆一园”正式落成开馆。“三馆一园”的剧透连日来刷爆了朋友圈,颜值超高的图片简直“亮瞎眼”。可是,里面究竟长啥样?不少市民急着一睹究竟,元旦小长假期间,“三馆一园”成了市民市内游的首选,游客量不输热门景区。元旦小长假第一天,记者也分别来到“三馆一园”,享受“三馆一园”带来的全新文化体验,探访高颜值建筑里面高大上的“高科技”,参与其中有趣的互动,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上月30日,“大自然的礼赞Ⅳ——胡国良颜苑馨河源画展”在市图书馆新馆二楼展览厅举行开展仪式。画展为期两个月,市民可到图书馆二楼展览厅观展。据悉,本次展出的60幅画作将全部捐献给市人民政府,并由市博物馆珍藏。
谢素婵 摄
市图书馆新馆
1分钟办借书证
自上月28 日市图书馆新馆开馆以来,市区掀起了一股阅读狂潮,大家或全家老少一齐出动,或呼朋唤友结伴同行,到市图书馆新馆参观、阅读、办证、借书,让建筑面积达3 万平方米的图书馆也 “人山人海”,进馆和办证的人都排起了长龙。自助办证机前面,市民手里都拿着身份证,耐心地等候。据统计,截至昨日下午5 时,开馆仅5 天的图书馆进馆人数达56466 人次,借阅15019 册次,办证10645人。
市民刘小姐看了公众号和朋友圈有关图书馆新馆的美景和藏书,再也按捺不住,在元旦回连平老家之前赶到图书馆,排队办好借书卡,再乘电梯直达二楼中文借阅区,在文学书架上找了4 本中意的小说和散文,准备带回老家看。
“原来书不是一本一本放,而是要把书叠放在一起来扫描登记的啊,好神奇!”在自助借书机前面,刘小姐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就借好了书,又急匆匆去车站赶回老家的车了。
为了给还在询问如何办证的读者一个准确答案,记者也亲身去办证借书体验了一把。据介绍,办理借书证的时间为早上9 时到晚上9 时,读者可凭自己的二代身份证,直接在自助办证机上办理。办证过程极其简单,先把身份证放到自助办证机的感应区,屏幕上就显示出身份证的所有信息,再输入个人手机号码,一张借书证就办好了,不用1 分钟就能搞定。
▼提醒:
市图书馆新馆的开张,给河源带来了持续的阅读热,对激发市民上进心,提升河源文明程度有重要意义。而在图书馆这个 “知识的殿堂”里,也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在发生。
适逢节假日,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到图书馆新馆参观、借阅,感受知识和学习的氛围。其中有不少四五岁的小朋友,正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对图书馆里摆放的书籍或装饰品都要去动一动、翻一翻。此外,还有不少市民第一次进到图书馆,有时会发出大声的感慨,或是大声交谈讲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人的阅读。
馆方提醒市民,要保持馆内文明,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共物品,不影响他人学习,大人要记得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意走动,以防丢失。对已借到手的书籍要爱护,不能在书上污损、涂写、撕扯。另外,由于近日入馆人数太多,部分书籍被损或被拿下架后随处堆放,馆方需对书籍重新排架上架,因此1 月2 日至 4日闭馆3天。
小朋友在市博物馆新馆体验互动。郑婷影 摄
市博物馆新馆
每天限发2000张免费参观券
元旦小长假第一天,上午10 点,记者来到市博物馆新馆,大门口领券处前,前来参观的市民有序地排起了长龙,记者看到,前来参观的多是亲子组合,成人需提供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领券,儿童无需领券。
在新馆参观的市民里面,72 岁的朱玉文和78 岁的吴树应特别引人注目。他俩都是退休人员,他们从家里散步来到市博物馆,9 点前就到了,成了当天第一批参观的人员。两位老人边走边看边聊,谈起小时候,说起那些年代,直到12 点才依依不舍地出馆。“我们才看了一楼的展馆,二楼的明天再来看。”他们觉得市博物馆令人惊艳,还要带着其他朋友来看。
记者领了券走进市博物馆,一楼是“河源历史文化”展厅,由先民足迹、客家古邑、古城变迁、人文荟萃、革命风云五部分组成;二楼的“河源客家民俗展”由客家民居、客家家训、客家方言、客家礼俗等8 部分组成,使用声光电技术手段,让观众在沉浸式场景中体会河源作为纯客家地区的风土人情。记者发现,展厅注重观众互动式体验,例如在客家美食部分,除了8 大盆的展示,还设置了一个触屏互动区,观众通过点击,可了解各个菜的特色,还有视频教授各个菜的制作方法。
提醒:
市博物馆平时周一闭馆,但为了让更多市民一睹“芳容”,元旦三天均不闭馆。市民凭参观券入馆参观,采取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的办法,每天发票2000 张,领票时间为8:40-16:20,前来参观的市民请在领票时间内到达。此外,由于恐龙博物馆前的停车场正在升级改造,新博物馆的停车位有限,元旦期间,请市民搭乘公交前往参观。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市民在拍照留念的时候,喜欢动手触碰展品,在客家婚俗展中,一个民国竹鸡笼被参观的市民损坏。据了解,市博物馆展出文物800 余件(套),全是珍贵的实物,馆内禁止追逐游戏、攀爬躺卧、饮食、吸烟、喧闹等不文明行为。
先贤雕塑园
感受先人遗风感悟先贤精神
在图书馆看书累了,不少市民便走到正对图书馆的河源先贤雕塑园里,瞻仰先人风采,感悟先贤精神,顺便透透气、歇歇眼。
“这是萧殷,是我们龙川有名的作家。”在先贤雕塑园里,一对老夫妇正并肩对着萧殷的雕塑在观赏,老公公指着雕塑,不无自豪地跟老婆婆说起了萧殷的事迹。除了萧殷,雕塑园里还有许多河源名人名贤的雕塑,不少市民都会驻足观赏,或详细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或大声诵读他们的诗文故事,还有的拿着手机和名人雕塑合影留念。
先贤雕塑园坐落在客家文化公园里,以名人名贤雕塑为主,还有不少反映河源历史诗文、民俗风情、迁徙历史、经典文物等文化元素的浮雕,是休闲和学习的好地方。“以后要带孙子过来看,了解学习我们河源的历史名人,让他对家乡更有自豪感。”观赏浮雕的老夫妇这样说。
档案馆的导览器。徐康 摄
河源市国家档案馆
语音导览器带您参观“河源记忆”展厅
“高!大!上!”在河源市国家档案馆“河源记忆”展厅的留言台,市民张应民留下了这样3 个字,并签下了他的名字,他的感受、名字及记录的时间点将记录在留言台系统,成为历史,永久地存入档案馆。
一进入河源市国家档案馆,前台将发放一个语音导览器,走到哪里,语音自动讲解到哪里,随心所欲。记者也戴上语音导览器,走进 “河源记忆”展厅,从“多媒体”和 “声光电”多角度来感受这座千年古邑的客家文化底蕴和历史发展历程。在“客家古邑”展区,通过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术,市民可以看到赵佗治县的模拟情景,讲叙“和辑百越”的故事,情景堪比真人演出,形象生动;在旅游城市版块,市民可与电子书互动,用手在电子书上临空一拨,书就翻过去了,有趣生动;在“发展脚步”展区,一块触控屏幕与弧幕投影联动的展览新方式,展示上级领导到河源的调研情况和我市党政领导的理政风采;在最后的“城市崛起”展区,通过 3D 远景投影,一部大气恢弘的河源历史记录片将带市民领略河源 2200 多年历史文化、客家民俗风情与城市的发展。
除了展厅,档案馆一楼还有查阅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阅到建市以来,可公开的文书档案数字化全文和照片、录音、录像等声像档案,有需要的市民还可以免费打印。 “直接在电脑上就能查到档案全文,效率非常高。”由于工作关系,市民桂涛经常要查阅档案资料,新的档案馆让她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新体验,她还特别对档案馆的停车场点了个赞:“这里有上百个停车位,停车方便,环境也舒适。”
本报记者 郑婷影 谢素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