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俗盛宴|闹金鸡元宵
忠信司前村添丁“上灯”
昨日,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上灯”仪式。上午9时,去年家中添丁的主人家到祠堂集中,将祭品统一摆放好,灯主将用吉祥物悬挂在花灯中,再将新丁名字登记进族谱。到9点9(9时45分)吉时,主持人将新丁集中到祠堂中举行升灯仪式。记者了解到,今年要吊28顶花灯,因为村里去年一年添了28 位新丁,这也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
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掰着指头算,,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河源大地处处洋溢着热闹喜庆,街头的花灯装扮越来越多,各地的民俗活动轮番上演,精彩的节目演出也相继启动。赏花灯、追火龙、猜灯谜、吃元宵……这么多精彩的活动,广大的市民朋友们怎么能错过?元宵佳节,和家人朋友一道,走出家门,参与到精彩纷呈的活动中,一起欢欢喜喜闹鸡年元宵吧。
上 灯
吊灯是我市不少地方的传统习俗。这不,昨日,连平忠信镇司前村、大湖镇五禾村,东源灯塔镇灯塔村等地都举行了“上灯”活动。“升灯、再升、步步高升。盏盏花灯亮华堂,祖宗保佑添丁郎,儿孙代代有名望,光宗耀祖万年长。” 昨日上午9时,忠信镇司前村司前寨祠堂热闹非凡,去年生了男孩的主人家集中在祠堂,将准备好的祭品统一在上厅摆放好,将百眼芋头、大葱和大蒜等寓意吉祥的物件挂在花灯上,并报上新丁的名字进行登记入谱,随后放灯绳正式举行 “上灯”仪式。随着风俗的演变,已经有600 多年历史的忠信花灯也具有了不同的内涵,除了祈盼宗族人丁兴旺,也象征着百业兴旺、丰衣足食。不同于忠信的“上灯”仪式,灯塔镇的“上灯”仪式是各添丁户将用猪肉等垒好的“灯塔”搬进宗祠,然后上香祭祖进行“上灯”,锣鼓、双狮、鞭炮声喧天,从灯主家到祠堂,一路都是喜气洋洋。
昨日,东源县灯塔镇黄氏祠堂举行上灯仪式,这里的 “灯塔”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其要用猪肉填满,上端还要放上一只凤(鸡),柱身上插上菜花等饰物。
东源县灯塔镇黄氏祠堂,一对夫妇抱着新生不久的双胞胎在“灯塔”前合影留念。
昨日,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上灯” 仪式。今年该村要吊28 顶花灯,因为村里去年一年添了28 位新丁,花灯升起,寓意着这些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踩 龙
舞龙舞狮也是闹元宵必不可少的活动。前昨两日,连平县大湖镇革命老区五禾村五果自然村、东源县船塘镇革命老区小水村、东源县上莞镇革命老区新轮村陈公寨等地的村民们相聚在各姓宗祠里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并在“灯晚”前夕(即农历正月十二吊花灯晚上)举行独具特色的“踩龙”客家文化民俗活动。据连平县大湖镇五禾村五果自然村骆形屋村民曾志明介绍,当地“踩龙”闹花灯的民间习俗活动相传始于明朝宪宗年间(1447 年),迄今已有近600 年历史,是当地村民庆贺婴儿诞生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乡民举办这种“踩龙”活动,目的是将藏于山上或田野的 “龙”唤醒,把“龙气”赶到家中,祈求新春“火龙”能给当地村民来年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安康的好运。
正月十一,东源上莞新轮村村民聚在一起,进行传承已久的“追龙”活动。
前昨两日,连平县大湖镇革命老区五禾村五果自然村,村民相聚在各姓宗祠里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并在“灯晚”前夕(即农历正月十二吊花灯晚上)举行独具特色的“踩龙”客家文化民俗活动。
东源上莞新轮村,村民放起了烟花,夜空顿时绚烂异常。
元宵当天还有这些活动
★猜灯谜:
市图书馆前广场举行“弘扬中华文化,欢度元宵佳节”猜灯谜活动
14:00,源城区太平街举行元宵猜灯谜活动
19:30,紫金县文化馆二楼举办元宵节对联,猜灯谜活动
★文艺演出:
19:30,文化广场举行“红红火火新世居·欢欢喜喜闹元宵”文艺晚会
14:00,源城区太平街举行元宵文艺演出紫金县花朝戏剧团将到水墩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
★其他活动:
10:30,紫金县城中山公园露天舞台举办紫金县第27届画眉争春赛
连平忠信镇人民广场举行忠信花灯文化展示活动
本报记者 谢素婵/文 陈仕平 吴奕镇/图
上一篇:世间最好的爱情就是你叫妻子 我叫丈夫
下一篇:开学第一课|各有各精彩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