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她们用爱与责任搭起生命桥梁

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她们总是与救死扶伤、细心呵护、兢兢业业等词汇相关联,人们因为护士的辛勤劳作、高尚情操而赞美她们,殊不知与此相对应的是护士工作的辛苦。长期的高强度劳动、精神高度集中、三餐不定时,这是护士的工作常态,也是造成近年来护士人员流失严重、人才短缺问题的主因。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06个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近我市的护士群体,一起倾听这群白衣天使的心声。

我市缺乏高学历护理人员

日前,在我市卫生学校2017 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逾九成准毕业生达成了就业协议,来自河源、广州、深圳等地区的多家企业到场进行招聘,助产护理专业的学生备受热捧。据悉,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加剧了我国医疗机构护士尤其是助产士等护理人员的紧缺状况。那么,我市的护理人员是否也处于紧缺状态?

根据市卫计局数据统计,目前,我市在职在岗护士共有8565 人,其中男护士有49 人。而作为我市仅有的一家三甲医院,市人民医院在编在岗护士共有548 人。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美玲介绍,目前,市人民医院的护理人员处于紧缺状态,其中外科、内科的护理人员最为紧缺,“主要是因为二胎政策开放了,一方面导致病人数量增多;另一方面要休产假的护士多了,而且产假变长了。”护士行业向来是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的行业,二胎政策开放后,医院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日夜班的轮转、长时间的站立、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辛苦的工作、相对较低的收入使得部分护士选择离开护理岗位,这是近年来我国医院普遍出现的突出问题。那么,我市医院的护士流失率有多高? 是不是也存在流失现象?据统计,市人民医院最近3 年来的离职率为2.46%,而据2016 年 3 月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中国护士离职率为10.2%-11.2% 。刘美玲介绍,护士离职的原因很多:有为生二胎而辞职的;有调任其他岗位的;也有觉得辛苦而离职的,“因为工作辛苦而辞职的比较少,岗位调整的比较多。”

市卫计局医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护士资源是充足的,但是缺乏高学历护理人员,“现在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而我市只有培育中专学历护士的卫校,不能充分满足人才需求。”

同工同酬可稳定护士队伍

据介绍,为了缓解护士的紧缺情况,市人民医院近年来招入了不少合同制护士,“这几年我们陆续招入了近200 名护士,因为医院二期工程,我们计划还要继续招聘 200 多名。”据悉,近日市人民医院前往惠州、湖南等地进行了护士招聘。刘美玲介绍:“往年我们也到我市卫生学校招人的,现在医院升级为三甲医院,原则上要配备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护理人员。院领导非常重视人才学历的结构,我们现在缺的基本上就是本科、全日制大专生源。”

护士编制数量少,护士队伍需求却在逐渐上升,这使得医院不得不招聘更多的合同工。如何在护士紧缺的情况下稳定护士用工? 市卫计局与医院的相关负责人皆认为,“同工同酬”是最主要的措施。据介绍,市人民医院目前已经达到了同工同酬标准,编制与非编制员工在工资、晋升、学习机会上都基本享受同等待遇。市卫计局医政科负责人提出,医院要切实执行好护士条例,在护士人数配备上达到规定的床护比,在薪资回报上实行同工同酬,给护士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

护士风采

爱与坚持的故事

★叶伟英

人物档案:市人民医院儿科主管护师,44岁,工作22年

毕业院校:中山医科大学

人物语录:宝宝的安全与康复是我最大的欣慰。

护士节心愿:希望所有宝宝在经过我们的护理之后都能康复出院,家长能够放心。

★故事:
 


护士叶伟英在给宝宝做听诊检查。

“宝宝,来,我们喝奶奶啦,饿不饿呀?”叶伟英面带笑容,一只手拿着装有20 毫升牛奶的小奶瓶,一只手伸进保温箱里轻轻抚摸着小宝宝的肚子。笑容、轻抚、言语,是她多年来作为一名新生儿护士养成的习惯反应,要换尿布了、要喂奶了、要打针了······她总要先跟小宝贝们打好招呼,她说:“ 宝宝是敏感的,你跟他说说话、摸摸他,他就会回应你、配合你。”对于新生儿室的宝宝们来说,她既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母亲。

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是一个静谧、温馨的地方。一个个初生的小宝宝躺在保温箱里,小小的拳头挥舞着,不时地吐个泡泡,看到这一幕,没有人能不心生感动。而作为新生儿室的护理组长,叶伟英每天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待在这里,给予宝宝们无微不至的治疗与生活护理。“这份工作最是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因为新生儿太脆弱了,尤其是这些一出生就因为身体原因进保温箱的孩子们,一个小疏忽可能就会造成严重问题。”

护士的工作不可谓不辛苦,但叶伟英却从不以为苦,她以护士工作为荣,坚定地扎根在儿科护士岗位上。“有一次,急诊送来一个在半路上出生的婴儿,当时宝宝已经没有了呼吸,因为窒息还全身发黑,医生、护士当即进行了紧张抢救。”近30 分钟的抢救过程中,寂静中透着肃穆,插管、吸痰、给氧……一切井然有序地紧张进行着。心在发抖,双手还是要迅速、坚定地动作,“当宝宝抢救过来,发出第一声哭声,那一刻感觉这就是天籁之音,非常非常感动。之后才感觉没力气了,全身都松软下来。”叶伟英现在回忆起来都还是满脸的动容。正是这份珍视与感动使叶伟英坚决担负起守护生命的使命与责任,无悔无畏。

曾小燕

人物档案:市妇幼保健院爱婴一区护理师,37岁,工作17年

毕业院校:广州市白云区卫校

人物语录:在平凡中奉献,也在奉献中收获。

护士节心愿: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得到产妇及家属的认可,护士的职业能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故事:
 


爱婴区护理师曾小燕。

在市妇幼保健院爱婴区护理室,曾小燕清洁干净自己的双手后,走到一张病床前。病床上是一名刚刚接受了手术的产妇,病床旁有一张婴儿床。曾小燕先是往婴儿床看了一眼,见婴儿在熟睡,随后轻声询问病床上的妈妈的情况,“ 今天感觉怎样,伤口还疼吗?手术后四肢还麻吗?”说话间她熟练地查看了产妇身上各种管道的引流情况。一番详细检查过后,曾小燕手把手指导产妇做踝泵运动。“双脚屈伸各数10 下,绕环动作10 下。小腿痛要跟我说。” 5 分钟的踝泵运动,小燕一边指导一边不忘鼓励产妇坚持,给她做心理疏导。离开前,曾小燕又仔细检查了宝宝的情况,不厌其烦地叮嘱产妇和家属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曾小燕是一名有着17 年工作经验的护理师。全程护理,精益求精,是她的工作态度。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医院和产妇对护士的需求量激增,加班加点工作对她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精心护理产后体弱的高危、高龄妈妈,细心、耐心地指导新手妈妈,向家属反复说明如何照顾产妇与新生儿……繁琐细致的工作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但既然工作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曾小燕能做的只有调节好心态、用更多的耐心投入工作,她说:“热爱这份工作就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宝宝和产妇,认真干好每一件事。”

每当得到病人的体谅和认可,曾小燕就会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温暖和成就感。“用心对待他们,他们也会用心对待你的。病人和家属在医院或者在街上认出我都会叫我一声燕姐,指着小孩对我说这是宝宝,我就觉得很开心,觉得获得的成就感比遇到的困难多。这份工作很平凡,但是我热爱这份工作。一个新生儿呱呱落地来到了我们的世界,看着那些小手小脸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本报记者 杨容 见习记者 邹俏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责任


上一篇:新公厕亮相市儿童公园
下一篇:世界上最美最暖的人,便是母亲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