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养老服务尚需再添“一把火”——我市养老服务现状调查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到来。我市已步入老年社会,传统的养老方式经过计划生育及城镇化过程后已渐行渐远。如何养老,在哪里养老,已成为我市当前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张运招(右)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得很开心。 

黎明招阿婆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很是开心。

居家养老受欢迎

多数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但老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子女往往在外地工作,大量老年人因此陷入缺乏照料的境地。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我市已建立源城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为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娱活动等多项服务。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位老人在这里喝茶聊天、学习娱乐和运动健身。针对符合上门服务条件的,会有社工每天上门为老人们提供各类服务。

18 日上午,源城区东北直街的独居老人黎明招看到护工孙小宁到来,高兴地连忙扶着墙站起来,想要出门迎接,而孙小宁赶紧走上前去扶住了老人。79岁的黎明招老人已独居10 多年了,她身体不好,常年的病痛让她去几百米外的老城公园散步都成了奢望。 4年多来,她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看到孙小宁从巷口走进来的身影。“她就像我的女儿一样,买菜、洗衣、做饭……什么都给我做。我背上的膏药也是她帮我贴上去的。”黎明招看着正在为她准备午餐的孙小宁告诉记者,去年屋顶的瓦片碎裂漏雨,雨水直接滴到了床上,孙小宁看到后就特意从乡下找来瓦片,上房顶重新铺好瓦片。说话时,老人一直慈爱地盯着孙小宁,仿佛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家住石苟巷的80岁老人张运招同样对护工孙小宁有着亲人般的依赖。张运招膝下无子女,老伴去世后便独自生活,每天孙小宁的到来都会打破房间里的沉闷。张运招对记者说:“我特别喜欢小宁,她每天都来陪我聊天,没想到老了还有这么好的日子。”而不善言辞的孙小宁则握着老人的手,只露出朴实而美丽的笑容。由于护理的人数较多,在张运招老人家里只呆了1个小时,孙小宁就不得不赶往下一位老人的住所。

养老服务机构超百家

据公安部门统计数字,至去年年底,我市60 岁以上老年人已达 51.2413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 368 万的13.9%。百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5人。按照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 即为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河源已进入老龄化地区行列且老年人口增长快速。老年人的养老逐渐成为我市现在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焦点。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把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从规划、政策、投入、项目和队伍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大力加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全市有养老服务机构107 个,其中,公办性质106 间(社会福利院6 间、敬老院94 间、光荣院6 间),民办性质1 间(颐养结合的同济安康颐养院)。此外还有“三养”(养生、养老、养心)结合的巴伐利亚庄园。目前有各类养老床位15756 张,每千名老年人达 31.6 张,具有日间照料的星光老年之家31 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 个。现收养五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和城镇“ 三无”对象共 1698 人(其中五保户中敬老院集中供养1340 人,集中供养率 8.15%,光荣院入住57 人,福利院住养老人301 人)。

办养老机构有补贴

跟前5年相比,现在开办一家养老服务机构比较容易,还可享受一定的补贴。2013 年4 月,我市下发了《河源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规定,对新建、扩建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按省定每张新增床位不低于3000 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建成开业的可给予每月每人资助50 至100 元的运营补贴。从2014年,我市财政每年列入预算124 万元,用于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从2015年起,市民政局把市辖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委托给源城区民政局,并严格按权责清单运作,实现审批要件标准化、审批流程规范化。

目前,我市同济医院申领了养老机构许可证,床位数260 张以上,2015 年已开始对外营业。河源巴登新城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探索“三养”(健康养生、禅修养心、度假养老)结合的新路子,已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注册“河源市巴伐利亚乐活颐养有限公司”,床位在500张以上。今年,东源县还引进广东金桃源养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养老产业发展。

养老机构难受宠

有这么多养老机构,却难以得到老人们的宠爱。家住源西街道办事处黄子洞的耄耋老人刘玉全是个孤寡老人,住所破旧不堪,身体不好,在一次感染中他的脚背失去了一大块肉,行动颇为不便。源城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动员刘玉全进入我市福利机构安享晚年,但均被其拒绝了。

其实,不仅我市,其他地方情况也是如此。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去年3月至今年3月,九成以上的受访老人仍住在家里,与配偶或子女一起生活。其中,超过八成老人表示不喜欢目前的养老机构。

发展举步维艰

由于得不到老人们的喜爱,所以目前我市养老机构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居家养老虽获得不少好评,但却面临人才和资金压力。源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副主任刘锋告诉记者,目前享受该中心上门服务的老人共有38 户,虽暂时还能满足老人的申请需求,但中心仍然缺少专业人才为更好服务和更多上门服务提供支撑。河源市明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前几年也做过老年人服务工作,然而由于人才和资金的短缺,不得不暂时放弃老年人服务,转而关注儿童青少年。

经常走访关爱老年人的河源阳光义工服务队一张姓队长表示,河源多数老人不愿去养老机构主要担心的是养老环境和服务水平,其次老人的养老观念与家庭收入水平等也是重要因素。记者从我市唯一一家民办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了解到,该机构申请养老床位 200 多张,开办以来,入住的最高峰也不过10人,明显处于“吃不饱饭”的窘境。每月超过3000元的费用在河源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当前护工难招,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市区如此,农村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全市最先开展村镇老年公寓建设的村之一,龙川县佗城镇枫深村一陈姓村干部表示,目前该村的老年公寓因无老人入住,已处于停摆状态。老年人仍然愿意跟儿女一起居住。

要火,尚需再添“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其实,今年9月26日,我省已出台了《广东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条例》从倡导居家养老并解决老年人服务设施、通过津贴减少护理人才流失、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强调互联网形势下的专业平台和大数据等方面着手,为解决社会日益严重的养老难题,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勾勒出了广东未来的养老思路和蓝图。

这些无疑给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然养老业要“火”,还需再添“一把火”。采访中,不少有意投资养老业的投资者认为,养老产业要吸引社会资金注入,就要让投资者有“赚头”。而当前,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政策还存在规定空泛、流程复杂等问题,对社会力量的激励扶持力度还不够大。

就养老服务业来说,我市具有生态优势。我市地处泛珠三角腹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舒适宜居,非常适宜发展健康休闲、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产业。记者也了解到,我市计划通过媒体扶贫、产业转移扶持、举办招商会等形式,引进优质养老企业(组织)到河源举办高端养老服务业,吸引珠三角地区人员到我市疗养、健康养老、康复护理等。

本报记者 张涛 见习记者 彭茂洋






上一篇:我市干部群众谈十九大报告,纷纷提“振奋” 做好本职工作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下一篇:普及电力知识 安全节约用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