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周庄
■沈园
到达周庄,已是华灯初上。
周庄,一直是梦里的一个地方。它曾在无尽的变幻中演绎着这个梦里水乡的梦幻与色彩。
夜的来临,给桨声灯影里的周庄,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影。河的两岸,浮动的是粉墙黛瓦的民居,窄小的窗子里,透着柔和的光晕,温暖着水岸。
周庄是水的世界,它有着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韵味。周庄的风姿,绝不是一两幢古建筑、三四座老石桥,就能反映出来的。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你可凭个人的观察力去发觉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女人;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周庄的夜晚,多了灵性和繁华。难怪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由于有河湖阻隔,使它避开了历代兵焚战乱,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不朽典范。
周庄旧名贞体里。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13公顷捐给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贞体里改名为周庄。
人们知道周庄,有一段故事:1984年,在美国留学的陈逸飞,以周庄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画廊展出,引起了轰动。那幅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手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当年十一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陈逸飞的那幅《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正是这一举动,才使中国人真正知道了周庄。
周庄的小巷,是神秘的,厚重的。你能在此嗅到历史弥留的味道。
沿着贞丰街道一路前行,富安桥、双桥、沈厅、张厅一带就是周庄的特色所在了。
著名的富安桥,石桥东西都有阶梯可以方便行人走动,中间是平面的,还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富安桥,是古镇桥与楼联袂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也是国内仅存的桥楼建筑。据说该桥始建于元朝,后来由沈万三之弟沈万四出资重建,改名为富安桥,寓意既富又安。
周庄的建筑大多是临水而居。以前的民居,现在大部分被改造成了茶楼或者酒店。周庄的每条街巷旁都有河,都是千年的石桥河静卧于运河上,伴随了多少个世纪的历史尘烟。
赫赫有名的双桥,造型独特,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横跨于南北市河和银子浜两条小河上。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圆一方,错落有致,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钥匙桥”。可是人满为患的时候,双桥俨然变成了一座人桥。其实桥下面到处都有石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地坐在桥上。
周庄人的生活是悠闲的。
周庄人吃茶的历史很悠久。历来有吃“阿婆茶”“讲茶”,喝“喜茶”“春茶”“满月茶”等习俗,名目繁多,被称为江南水乡的“茶道”。
周庄的“阿婆茶”在江南水乡颇有名气。如果你到周庄,未吃“阿婆茶”,不算真正到过周庄。在周庄,吃过“阿婆茶”的人,将会品出水乡古镇的味道来。在周庄,无论在市镇或农村,经常可见男女老少围坐一席,杯杯清茶,碟碟茶点,边吃边谈,有说有笑,称之为吃“阿婆茶”。
周庄人吃“阿婆茶”源远流长。如今深宅大院的人家,仍珍藏着宋代图案优美的青花瓷盖茶碗、细巧玲珑的茶盅、高雅古朴的茶壶和釉色光亮的茶盘。
周庄文化街热闹非凡,可谓是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
古旧的街路,悠闲的周庄人,有开茶馆、设药铺的,有打铁、纺棉花的,有编竹器、捏面人的,有制木器、写书法的。夜晚,赋予了来到这里的所有人,有了灵动,有了异彩。在这里的游人可以放松心情,体会平日里城市中少有的传统文化的韵味。
文化街两边被一爿爿店面充斥着,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店面,店虽小却以文化吸引游客,以特色留住了许多夜晚不归人。不经意间,徜徉在这里,你会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周庄古镇,水乡人家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庄文化的特质和迷人的情韵,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夜幕低垂。周庄没有凤凰古城的灯火辉煌,而是给人一种灯火阑珊的感觉。水上依然有行舟,带着点点的星光和弯弯的月亮,带着男女老少的笑声,古镇的夜晚,红色的灯笼高挂,坐在沿河的饭店里,可见到河上摇着船、亮着灯的梦幻景观。
入夜,乘一只小船,让桨轻轻划拨水面,荡漾在河水中,有种亘古的悠闲。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船行水上,人坐船上,凉风掠过,神清气爽,我为周庄守夜。
上一篇:云南这些花海已开好了 择个假期,去大理看花吧
下一篇:风景绝美 空气清新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