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体系越来越完善 百姓安全感幸福感上扬
托底线,解急难,保民生,社会保障就是一张兜住民生底线的网,给予 人民安全感与幸福感。2017 年,我市继续落实全民参保计划,促进社保扩 面征收,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 分别达43.01 万人、29.39 万人、33.33 万人、32.40 万人、26.74 万人,同比分别 增长-34%、2%、6%、7%、14%;实现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126.56 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23.3 万人。同时,深化医疗保 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医保城乡一体化,逐步整合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 保制度;推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系统推进复合式付费方式。
即时结算全面取代零星报销
黄红珍是不幸的,她于2008 年3 月份被 确诊为尿毒症,这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了 更深重的苦难;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2007 年起我国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2008 年10 月份我市正式施行城镇医保,为掉 入深渊的贫困家庭铺下了一张救命的网。10 年来,这张兜住民生底线的社会保障网织得 越来越密,铺得越来越广,黄红珍见证了整个 发展过程。
在2017年4月之前,黄红珍是市社保局源 城分局的“常客”,每隔三个月她总要拖着病躯 前来报销医药费,分局的工作人员都与她是熟 识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股股长申雄发称呼她 为“珍姐”,他告诉记者,从自己还在一楼办事窗 口工作的时候就认识珍姐了。但在去年4月之 后,黄红珍居然没有再来报销了。为什么?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社会比较先进。” 记者见到黄红珍时,她这样感慨道。罹患尿 毒症的黄红珍每月需去医院透析9次,每次 花费800多元钱。她是低保户,按照城乡医 保报销比例,可以报销七成,也就是总计每 月7000 多元的医药费,自己只需要承担 2000 多元。“以前是零星报销,我每三个月 就去一次社保局报销,要拿很多资料。去年 4 月份开始,就实施即时结算了,付费时只 需要付自付部分。现在他们全部都帮我们搞 定,不用自己操心。”
2017 年,我市加快智慧社保建设步伐, 扩大了医保网上银行、微信缴费范围,加快推 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大医疗机构省外就 医即时结算覆盖范围。申雄发介绍,目前我 市市内医院都支持即时结算,而病患在异地 医院就医的,在经过备案后,也可以直接在异 地医院即时结算。
部分昂贵药品 亟待纳入报销范围
为切实减轻我市城乡居民、城镇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因病住院医疗费用的 负担,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我市建立 了大病保险制度。参保人经基本医疗保险 报销后,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的个 人自付部分(不包括住院起付费),纳入大 病保险支付范围。这就给大病患者上了 “双保险”。
医保门诊、住院、特定门诊、大病保险 报销,以及民政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我市 为患病困难居民设了多重保障,解决居民 大部分医疗费用问题,牢牢兜住底线民 生。对于黄红珍来说,现在的社会保障制 度已经非常完善了,“我感觉挺好,没什么 不足的,以前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还有这么 好的事。”
市民谢女士则提到了一个问题,很多 大病例如白血病等危重病患者都遇到药品 报销难的窘境。记者了解到,医院很多时 候给危重病患者开的药品都是进口治疗药 物,而这些药品很多都没有被列入医保药 品目录,只能靠自费负担。谢女士的母亲 就是这样一位大病患者,医生给她开的进 口药一盒就要上万元,这一盒药也仅是半 个月的药量,给家庭造成了极大负担。
“这些进口药都是‘救命’必需的,而且 国内都买不到,没有替代品。从我家里的 情况来看,给我形成了一个印象:医保只能 应付小毛小病,大病患者靠不上。”谢女士 认为,进口药品价格昂贵,对病患造成的负 担也重,国家应该想想办法切实减轻这部 分危重病患的压力。
本报记者 杨容
上一篇:省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招生将启动
下一篇: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等行为难以界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