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深入市民心 吃多少点多少渐成风尚
本报讯 记者 刘世铭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而餐桌文明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缩影。随着我市进一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消费者将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近日,记者到我市部分餐馆进行实地走访,发现文明节俭已成为大部分用餐客人的自觉行为。
日前,在市区兴源路一家酒店内,李先生正好与家人朋友在用餐。李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出去吃饭他总担心点的菜太少,担心一同前来就餐的朋友或家人吃得不过瘾,所以点菜一般都要多于或等于人头数,有多没少是最基本的标准。但这样点肯定吃不完,造成了大量的剩菜剩饭被浪费。后来,随着“文明餐桌”风气的兴起,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成为了大多数市民的习惯,李先生也欣喜于这样的变化,所以现在他都试着主动提议节约,吃多少点多少。当天,李先生一行虽然来了10人,但他也只点了6个菜,不够再点,“小时候母亲就告诉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生活水平虽然好了,但居安思危、节约粮食的优良品德是绝不能落下的,所以点少不丢人,浪费才真可耻。”
随后,记者也走访了我市多家酒店、餐馆,发现这些用餐场所都在醒目位置设置了“珍惜粮食,传统美德”“光盘行动”等相关提示语,提醒市民文明就餐。市区新丽源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我市启动“文明餐桌”活动以来,广大市民的就餐理念有了很大转变,面子上的消费少了,“光盘侠”多了,以前一到饭点,起码能收拾近两大桶的剩饭剩菜,如今只有三分之一桶不到,而且都是骨头居多。“您好,麻烦把这些包起来。”市区万绿大酒店服务员说,这是客人吃完饭后,最常对服务员说的话,现在客人点餐都是吃多少点多少,如果有多,就会要求打包,很少见剩一大桌子菜的情况。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