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怎么改都须捍卫公平
8月5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掉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自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
一
目前,河南这起答题卡疑调包事件仍然在发酵中,关于这起事件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4名考生家长提出的疑点,如这4名考生平时成绩都不错,高考的成绩却只有预估成绩的一半左右;4人中,一人作文换“题”,一人四门三科考号不一样,一人二维码不同,姓名存在涂改,笔迹也有不同等等,都为这起事件蒙上了太多的疑点。同时,这些家长还反映,当面对考生及其家长公开试卷答案和答题卡的要求时,当地招生办却不约而同地回绝了其诉求,让家长们选择走司法途径。
诚然,近年来也出现过个别考生无法接受高考成绩,为了应付家长而编造谎言的个案。在媒体和网友分析本次事件存在“掉包”操作的可疑之处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在质疑着考生及其家长的说法。但是当地政府的消极处理,并无助于事件的解决,欲盖弥彰的做法反而引起了更大范围的猜测与质疑。因此,无论事件是否是一场乌龙,都值得事件各方去证明。
二
面对全国媒体及网友的密集
关注,8月7日晚,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在其官网发布了《致全省招生考试战线同志们的一封信》,间接回应了此事件。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表示,该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也及时向考生及家长进行了书面的回复。
然而该省招办的回复却并未说服大多数人,事件也并未因此偃旗息鼓,关注焦点转移到了试卷及答题卡本身。面对公众的质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试卷及答题卡,或者至少应该让第三方介入,澄清事实,还原事件的真相。其实早在2015年,教育部在给江苏泰兴某考生行政复议的答复中,就明确提到考卷不属于国家秘密,因此公开考卷并不存在法律的阻碍和牵制。那么河南省招办的做法就存在说服力不足的瑕疵,其葫芦里究竟装了什么药,也只会引来更多的猜测。
三
也正是由于河南省招办的欲盖弥彰,该事件对于全社会来说,关注的重点已经逐渐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触及到了高考的核心价值和社会公平的底线问题等更为深层次的焦点。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已经40个年头。40年来,高考历经了数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为了更好更公正选拔优秀的人才,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也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也让这一中国最高规格的教育选拔机制,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公平、公正的形象,也让更多民众把希望寄托在高考之上。本次事件也正是触及到了民众心目中最后的公平与正义的底线,因此一经曝出,便引来各路的围观,也正是由此,对于这件事的解答,不仅仅是给4名提出诉求的考生家庭一个答复,也是给全社会一个答复,更是为维护高考形象坚定民众对高考信心的必然做法。
彭茂洋
上一篇:关怀式谣言
下一篇:“以房养老”保险正式推向全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