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竟有岗位不要名校硕士?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在微博贴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度拟接收境内院校应届毕业生情况公示》截图,区别于前10名出自国内知名学府的硕博研究生,唯独第11人是一普通本科院校女生,引发网友热议。工作人员称,行政岗位仅要求大专或本科学历,按规定行政岗位不招研究生。

让“透明”平息公众质疑

很显然,在此次招聘中,公众对中投公司招聘的严谨性和公正性提出了质疑。在日常,众人对于国企、央企招聘都有刻板印象,认为存在“萝卜坑”情况,因此无论是哪个岗位,一看到混在一堆名校毕业生中的普通院校本科生,内心就开始有了想法。因此,平息公众对此事件的质疑,最好就是公布更多的招聘过程,如该行政岗位的工作内容、待遇、能力要求、筛选和录取环节、笔试面试信息等内容。况且,平心而论,一个普通的行政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国企、央企历来招聘的门槛高、条件严格,才使得这次的事件发酵起来。如果此次招聘过程毫无猫腻,那向大众公开更多的信息,让招聘过程更加“透明”,对该女生未来发展之路也是一种保护,对企业本身,也是一个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佳话。

刘 曦

对高学历的追捧应适可而止

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拥有高学历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花费同样的成本,录用学历更高的人才。这等于无形中提高了就业门槛,反过来又刺激人们和其他企业更加盲目追求高学历,前两年浙江大学更是将招收保安的学历要求提高到硕士水平,但是在这样的现象背后,却少有企业考虑岗位是否真的需要那么高的学历。

也正是因为如此,几乎每个普通家庭都把子女教育作为家庭支出的优先项目,除了追求尽可能高的学历,同时还在为各种证书和“择校”支付额外费用。对高学历的追捧,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还间接加重了我国社会运行的成本,如果对高学历的一味追捧再不适可而止,学历将可能会如同持续上涨的房价一样,不停消耗普通家庭的家底。

彭茂洋

“人尽其才”方是上策

在一些人看来,一名不见经传的“麻雀”何以能打败众多名校光环“加身”的“凤凰”,谋得一好职位。更有人为“凤凰”打抱不平。其实,大多岗位皆与“职责”“能力”相匹配的,故招聘单位选的当是最适合这一岗位之人,而非是用来装点门面的“金凤凰”。故当为之点赞,众多之岗位,应是有能者居之。

如今,识才爱才敬才用才,风头正劲,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地掀起“抢人大战”,一波刚停,一波又起,人情牌、政策牌、待遇牌等各种“妙招”频出,可谓是煞费苦心。一些地方,人才是引进来了,可是“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禁叹道“天下无马”,更多的则是成了装点门面的“点缀”,人才自身没有了激情,时间一长,成了“仲永式”的“泯然众人”,可叹更可悲。故要充分发挥人才这个“国之重器”的作用,唯才是举,适才而用,“人尽其才”方是上策,一国如此,一地更是如此。

张 涛



相关热词搜索:名校 硕士 岗位


上一篇:无本炒房
下一篇: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涵养健康网络文化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