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接下来的江湖得靠我们自己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据香港文汇网报道,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10月30日下午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消息一出,震荡两岸三地。金庸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更是为我们开辟出一个无限想象、浪漫激情的江湖世界。

就在金庸被传出死讯的时候,仍然有许多人心存希冀,希望这又是一个假新闻,因为这已经不是金庸先生的死讯第一次被传出。2010年金庸先生就曾被谣传去世,而此新闻发布之时,金庸先生还端坐家中吃饭,无数媒体记者打电话求证他的好友倪匡等人,他们均表示此新闻纯属捏造。2011年,当时已87岁高龄的金庸再次被传去世,这一次甚至连“去世”的医院都与2010年那一次一样。然而,这一次金庸先生是真的走了。

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犹如一颗巨大的炸弹,引爆了无数国人内心一直压抑的情绪,因为就在今年,相声大师常宝华、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摇滚巨星臧天朔、著名主持人李咏已先后去世,不少人惊呼2018年老天是要和文艺界过不去。

尽管这样的言论掺杂着不少过于主观的看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2018注定是整个文艺界难忘的年份,文艺界的大师们相继去世,对于我国的文艺是不小的损失。

随着金庸的离世,不少人再次将金庸与古龙进行比较,毕竟在武侠小说的领域,两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二人作品孰优孰劣、二人影响谁强谁弱也引发了又一轮的争论。金庸与古龙,一个是把历史写得身临其境,一个是把作品写得天马行空,一个是儿女情长的江湖,一个是快意恩仇的江湖……

这样的比较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一代大师的离世,更应该值得我们思考的,应该是对于文化的敬畏和大师们的尊重。

无论是谁的武侠小说、谁的创作技法、谁的叙事风格,都具有其独到的艺术特征和存在价值,他们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升华和超越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对中国的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文学作品只是一种载体,无论是金庸先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豪气干云的乔峰,还是温厚善良的张无忌,金庸作为一个经历了近代中国最暗淡的历史岁月大师,始终无法摆脱一个知识分子身份的桎梏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借用文学挥洒才情,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寻求自身的价值,本就是难能可贵的。

金庸先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的离去无疑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逝去。对于80后、90后而言,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是他们年少记忆中不可抹去的珍贵记忆,每个人都曾有过武侠梦,小时候记者在金庸武侠作品的影响下,便曾畅想自己能够做一个行走于江湖间行侠仗义的侠士,如今虽然做不了侠士,但也始终牢记书中关于“行侠仗义”“救死扶伤”的教导,说话行事总不敢坏了道义,乱了分寸。

不少人在网上撰文称,随着金庸的离世,江湖也不复存在了。但是,细品金庸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到,他的作品几乎都在表现着人的激情与高尚情操,描写着对人生的理想,努力向每一位读者展示着生活中美的一面。因此江湖不再了吗?并不见得。金庸先生的逝世是令人遗憾的,但不管怎样,金庸先生是在与亲友的通话中“听着听着含笑而逝”。而现在依旧感受着这个世界温暖阳光的我们,难道不更应该努力做好一个大写的人,用对生命的赤诚和热情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江湖?

彭茂洋






上一篇:量力而行
下一篇:推动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