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房,有了速度缺了担当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新闻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扶贫不能急功近利
扶贫开发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两会期间,曾作出过“脱贫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告诫指示。笔者认为,脱贫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弄虚作假,而应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把工作做实、做细。而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的案例中,有村主任为了迎接脱贫检查评估,8天建成安置房,这样的速成房换做是你,你敢住吗?脱贫检查评估本是评价、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一种方式,但为了应付检查,而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搞“面子工程”,这本身就是对扶贫工作的一种投机取巧。扶贫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上级部门检查评估合格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让贫困群众搬进真正的安全住房、实现稳定脱贫才是目的。每一项扶贫任务都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切不能因为要迎接检查,提早完成,不懒惰,保质保量完成扶贫工作,让贫困户实打实脱贫,才是扶贫的最终目的。别把好事办成了“坏事”,莫让惠民政策伤民心。
刘 曦
扶贫不能走形式套路
正当举国上下脱贫攻坚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时,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8天速成房闹剧又在全国传开。闹剧何止一宗。笔者就曾听过,某地驻村第一书记为了给贫困户增收,专款购买了一头公猪给贫困户家中的母猪配种,结果母猪半年没怀上,一查才知道买来的是母猪;还有的扶贫干部甚至不切合实际“乱点谱”,口头说与贫困户商议种植果子,搞养殖场,实际上只想快速帮助单方面增收,有了收成难以销售,需要借助外力及帮扶单位行政手段购买产品。却不曾想到,这不仅帮倒忙,更伤了贫困户的心。
既然上头多番强调精准扶贫不走形式主义,不搞官僚主义,不弄虚作假,为何到头来还是频频?笔者想,这还是跟扶贫单位与干部没有深入解读政策要求,没有了解贫困户真正需求有关,这与强加意愿于贫困户身上有何区别?这些形式化扶贫在一些基层地区还存在,贫困家庭情况没有多大改变,改变的是数据,还有在脱贫验收时夸大成果材料,而不是贫困事实。扶贫路上,还是要多些实际,少些套路。
吴奕镇
“8天速成房”乃典型乱作为
一80多平方米的平房从选址修建,到困难群众搬进去,只用了短短8天,堪称“8天速成房”。这听来有些像是天方夜谭的故事,然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贵州省毕节市,其只为迎接脱贫攻坚工作国家检查验收,笔者不禁为这一户困难群众的安全捏了一把汗,众所周知,房子是用来住的,住在这样的房子,全家人的人身安全有保障吗?这一如此漠视他人生命的“速成房”,是乱作为的“羞耻房”,是典型的不顾群众安危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推动工作落实绝没有捷径可走,关键要靠真抓实干、稳扎稳打。如今一些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既需要不断夯实制度、强化问责,也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基层调研和实地察看,让那些为应付检查的弄虚作假者现出原形。精准扶贫工作更是如此,绝不能让这些歪风邪气横行无忌,玷污了这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当重拳出击,让其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张 涛
上一篇: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篇:城市文明仍需市民自觉加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