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关雎》
■廖志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关雎》是《国风·周南》第一篇,也是《诗经》 之首篇,作为一首千古名篇,历代文人对《关雎》 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 个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心中的 《关雎》,自然亦是不同的。
这首诗究竟写些什么?自古以来都有很多 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首诗是一位来自周南的贵 族男子所写的情诗。具体而言,这首诗是在诗人 首次求爱失败后,在单相思的状态下写下的。诗 中描写了初次见面时的情景,男子一见钟情,认 为她就是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配偶。然而初次 求爱并不顺利,使男子内心思之愈切,以至难以 入眠,愁思之间,又对下一步展开了美好的想象, 如使用琴瑟去表达爱意,最后用钟鼓去迎娶她, 使她幸福快乐。
在我看来,这首诗翻译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关关鸣叫的雎鸠,站立在河流中央的沙洲 上。那前几日在此采荇的善良又美丽的女子,她 真是此生最好的伴侣呀!
在参差错落的荇菜间采择的淑女,那采择的 姿势是多么地美。那善良又美丽的女子呀,在这 数天里,我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想得到你的芳心。
当时也曾过去表明心意,奈何却没有成功, 让我更是思之愈切。不尽的忧思萦绕心间,让我 数日愁肠百结,卧不安席,难于入眠。
在参差错落的荇菜间采择的淑女,那采择的 姿势是多么地美呀。那美丽又善良的女子呀,我 想用琴瑟弹出美妙的乐曲,来表达我对你那深深 的爱意。
正在参差错落的荇菜间采择的淑女,那拔取 荇菜的姿势是多么地美呀。那美丽又善良的女 子呀,我多想为你举行盛大的婚礼,用那美妙的 钟鼓之乐来迎娶你,让你幸福、喜悦。
孔子为何将《关雎》置于首篇,在我看来,这 是因为这首诗是来自周王朝礼制的创立者圣人 周公旦最初的采邑——周南,而周南也是当时风 俗最为淳朴的地区,为了“思圣人之遗泽,教以化 之”,因此将其放于首篇,这其实与孔子毕生希望 恢复周礼的追求是息息相关的。
此外,置于首篇也是由于诗中的内容有孔子 觉得非常赞同的东西。诗中纯美的爱情是孔子所 向往的;诗中男子对女子的追求方式是孔子提倡 的;诗中关于恋爱至结婚的流程是孔子所推崇 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当时正是周王朝衰 微、诸侯混乱之时,周朝诸多礼节、制度都受到了 严重破坏,不管男女,多将婚姻只当游戏,出现了 诸如贵族阶层乱伦、百姓男女不行婚礼而同居的现 象。孔子正是想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一种完美典雅 的恋爱与婚姻结合方式,以正当时不好的风气。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评价《关雎》:“《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是指这首诗在表现欢乐时,没有表现出放荡 的样子;在表现忧愁时,没有让人感觉到很伤 心。这是一种“发”而能“止”、“止”而能“持”的一 种收放有度、高度艺术化,给人以独特享受的艺 术手法。
在《关雎》中,恋爱之中用琴瑟,表达爱意,迎 娶淑女则用钟鼓,使其快乐,这种让对方快乐幸福 的方式都是用典雅之举,而非放荡之行。而在表 达“求之不得”的忧愁时,也并没有表现出所谓的 伤心欲绝,做出出格之事,而是内心思之愈切,至 难以入眠而已。所有的这些皆合乎孔子对于理想 的恋爱及婚姻结合方式的看法,即合乎礼仪。
我想,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关雎》所诉说的 理想的社会秩序或许并没有过时,那种从纯美的 爱情,到优雅的追求,再到典雅婚姻的完美范例, 依旧还会让人“心向往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