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我们来了
■蓝旭慧
每年六月的高考季,我都会从各个渠道看高考前后的各种喜乐悲欢的讯息,个中的喜我也跟着喜,其中的乐也会随着乐,各种的苦也会凭着想象去品味,还有考生们的泪,我还会按情节的轻重跟着一起掉眼泪。也许,对高考特别的关注是在填补自己没有进过高考考场的遗憾吧!
七零后的我,家在农村,排行老大,当年初中毕业就做了人生的第一个决定,报考中师早日就业,可以减轻父母亲的经济负担,而且我们那个年代的女孩子读师范是最好的选择,在父母亲的殷殷期盼中我如愿地读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中师音乐班。
我第一次感受高考的氛围,是在工作后的第三年妹妹参加高考时,那天,热情的太阳用它的温度为高考学子助威,没有空调的考场里考验着每个考生的智商与意志。作为考生的姐姐,我爽快地接下了父母吩咐的光荣使命——给妹妹做好高考后勤保障和送考工作。当年,勤奋读书的妹妹面对人生的第一次高考一定很紧张,十年寒窗苦读,高考就是农家孩子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也是莘莘学子们给家人交上满意答卷的关键时刻。
因为客观原因,妹妹没有拿着那份用勤奋努力换来的录取通知书,去她梦寐以求的大学报到,那份我们家唯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至今还被父亲珍藏着。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我的孩子明天将跨入高考考场。我的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嗷嗷待哺的孩子长大了,可以与全国各地几百万高考大军进行博弈,紧张是因为我第一次如此直面高考,现阶段极富挑战性的高考,不但考验着孩子的学业水平,也令我的脑子不停地转动着,生怕在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我背着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考试必须品是否有遗漏,后勤保障更是做足功夫,蔬菜都是妈妈菜园里无农药残留鲜摘的,甚至把从住处到考场的路线都考察了一番。
孩子的考前表现很乐观,泰然处之,虽没有成竹在胸的底气,但也没有丢盔弃甲的苗头,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还时不时地蹦出一两节搞笑段子,把我逗得前俯后仰哈哈大笑。母子二人考前紧张的心理,就在他这句经典的调侃“不把高考当高考,我只是选中这个日子去考场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业水平罢了”愉快地结束。
孩子见我心结已解开,用手搭在我的肩上严肃地说:“老妈,我怎么都要紧张一下了,要不就会觉得自己不重视高考了。”然后朝我做了个“鬼脸”,回房备考去了。天啊!这小子又给我补了“一刀”!原来,我的一切担心紧张都是多余而可笑的,今夜,母子俩安然入睡……
明天,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声说:“高考,我们来了”!
上一篇:真正的高贵,是心里装着别人
下一篇:致青春,谁的高三没有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