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拜谒朝云墓

■黄球梅

阳春三月,我随县作协采风团去了一趟惠州西湖,可是回来没几天,就有人对我说:作为一个文化人,如果到了惠州,没有去看朝云墓,没有去看六如亭,就等于没有游惠州西湖。我听了这话,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端午节前夕,承蒙一位长住惠州的家乡朋友相邀,我又去了一趟惠州,专程拜谒了朝云墓。

那天,朋友带我走进了惠州西湖,他边走边介绍惠州西湖的美景,然后说:请问老兄想去哪处?我不假思索地说,那就去看朝云墓和六如亭吧。

朋友听了我的话后,连忙说:“老兄,看来你对王朝云挺崇拜的,那我给你当导游吧!其实,王朝云是惠州西湖的精魂啊。早在清康熙年间,广州知府蓝鼎元在赴任途中路过惠州,他听说城西有湖,为天下三西湖之一,心生羡慕,赶去看后却说:‘苏堤、孤山,皆本杭州西湖之旧,附会雷同,余所弗喜(我不喜欢),但是,以朝云当西子可也!’可见,王朝云使西湖动情,也使西湖生色,她是惠州西湖的精魂;她以一个女人的凄美故事感动了中国,并不是因为她沾了苏东坡的光。”

我们来到朝云墓,并在墓前盘桓良久,见到许多游客来到朝云墓前深深地留下一躬,以表达对王朝云的悼念。此时,朋友告诉我:王朝云,字子霞,生于北宋嘉祐七年(1062),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氏。因家庭清寒,自幼沦为歌妓,却独具一种清新、高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近四十的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宴会上看到轻盈曼舞的王朝云,顿时被她的气质所打动,便将这个年仅12岁的小女纳为侍妾。

苏东坡在杭州四年后,又官迁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下狱,生死未卜,后再被贬为黄州副使。在苏东坡这段人生大起大落期间,年轻貌美的王朝云紧伴在他的身旁,与他一起颠沛流离生活,成为他艰难困苦中的精神慰藉。对此,苏东坡自己也很感动。

苏东坡投放到惠州时,已年近花甲。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眼看主人已无东山再起的希望,苏东坡身边的侍儿姬妾都纷纷离去,只有王朝云从一而终,追随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对此,苏东坡非常感动,并为朝云写下:“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诗句,称赞朝云姑娘不像当年白居易的美妾樊素那样,在白居易年老体衰之时,便偷偷地溜走,致使白居易伤心之极;他还用晋朝刘伶元老年时得了个小妾叫范通德,两人感情很好来称赞美满姻缘,形容自己和王朝云的情爱牢不可破。难能可贵的是,出身贫寒、初来并不识字的王朝云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她跟随苏东坡后,读书弄墨,又从一个叫义冲的尼姑学佛,竟成了一代文豪的红颜知己。苏东坡是一位性情豪放的人,常在诗词中畅论自己的政见,因而得罪了当朝权贵,几度遭贬。在苏东坡的妻妾中,只有王朝云最善解苏东坡心意。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妾:“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常言道:理解万岁。能够读懂、理解苏东坡的人,必是一个哲人。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造化弄人,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年轻的王朝云,并没有陪伴年迈的苏东坡走完他的人生之路,反而先于苏东坡离开喧嚣的尘世。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王朝云突然得了一种瘟疫,不治身亡。同年八月,苏东坡按照朝云的心愿,把她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后来,附近寺院的僧人筹款在墓旁修了一座亭子,这就是六如亭,用以纪念王朝云。

朋友呷了一口水,接着又说:奇巧的是苏东坡三位夫人都姓王。原配王弗,30岁之前病逝,她因一曲《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而流芳千古。继室王闰芝,是王弗的堂妹,侍奉东坡25年,于46岁去世。她们都有着妻的名分,只有王朝云从12岁起,当了23年侍妾,直到34岁死于惠州、葬于西湖,仍然是个地位很低的“侍妾”的头衔。可贵的是,她对这一切无怨无悔,看得很淡。

听罢朋友之言,我心中霎时被王朝云的那种中国传统女性的贤良品德所感动,觉得王朝云是旧道德中“三从四德”的典范。因为在商代甲骨文“女”字就是屈身下跪形象,“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与女德、女容、女言、女工都是做女人最紧要的行为规范。而朝云姑娘就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实践者。于是,我双掌合十,深深地一鞠躬,以表达对这位中国传统女性楷模的敬佩。

 



相关热词搜索:朝云


上一篇:嘉兴南湖中的红船
下一篇:花季的路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