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识过人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原人氏由于战乱、灾荒、瘟疫等原因,携男抱女从中原大地几经波折南下,在广东各地安家落户,被称为客家人。他们不仅带来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精神文明。很多脍炙人口、益智欢心的前人故事,在民间继续流传,成了客家人喜闻乐听的民间传说。智勇双全的少年戏言圣人孔子的《胆识过人》之故事,就是民间传说的沧海一粟。
孔子是何人也?他是春秋战国时代人,既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又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一生从事解惑授业的育人工作,修业的学子有三千,其中做了官的有七十人,史记上就有“化三千七十仕”的美誉。同时提倡以“仁”为中心的道德观念,创立儒家学说,主张以“德”为纲治理社稷。客家人历来尊孔崇儒,弘仁扬德,称孔夫子为圣人,视其学说为圣贤书。对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对孔子这个偶像也是必恭必敬。
欲知少年怎样戏言孔子?孔子又怎样对待少年的戏言?且闻《胆识过人》的故事。话说有一天,儒师孔子在周游列国,传播仁爱德治的儒家学说时,遇到一位淘气好玩的少年,坐在被战乱破坏、多年失修的马车道上,用石块砌了一道围墙,围着一座石楼。
孔子见状,示意随从下车,规劝少年说:“孔子大人有急事,要赶路,你赶快拆掉围墙,搬走石块,让马车过吧!”
坐镇在围墙内石楼门前的少年,望着孔子一行人,站起来不慌不忙地冷冷一笑,说:“盘古开天辟地后,自古至今,只有马车绕过围墙向前开,那有叫人拆掉围墙让车过的先例?”
孔子听之,觉得有胆有识的少年说得有理有据,便叫车夫绕过围墙向前开。
少年见圣人礼下庶民,绕道而行,热泪盈眶,跪地告别,直至目穷,才站立起来。
客家人听了《胆识过人》的故事后,人人鼓掌喝彩,说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圣人敢冷笑;个个肃然起敬,赞圣人躬身服理示礼让,尊重智者护少年。
看官赞曰:好古仔,顶呱呱!《胆识过人》的故事,既褒奖了智勇兼备的少年,又赞扬了宽宏大量的圣人,同时还奚落了自命不凡、目空一切的“贵人”,真可谓两全其美,锦上添花。
丘红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