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收费,你怎么看?
《河源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8月1日正式实施
《河源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8月1日起实施。据悉,该办法是我市建市以来首个停车收费领域的地方规章,具有法律约束力。新收费管理办法细化了停车设施的认定,推行差别化收费,明确了计费方法,规范了定价行为,强调建立协同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形成机制,规范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行为,维护车主和停车设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停车收费新规一出台,市民议论纷纷。有些市民担忧停车收费会导致小区停车费上涨,有市民认为收费会增加负担,也有市民对停车收费表示赞成,希望公示收支情况。
目前,市区不少大型购物广场都设免费停车场。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政策:分三类实施停车收费
根据《办法》,我市停车收费管理方式将分三类,一是政府定价,适用于依法施划的道路人工或自动停车设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安学校以及政府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宫、体育馆等社会公共(公益)性单位配套停车设施,以及旅游景点(仅限于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景区、景点)配套停车设施,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性资金、城市建设投资(交通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室内专业停车设施等;二是政府指导价,适用于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及换乘站配套停车设施,车站、码头、口岸等配套停车设施;而除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管理的停车设施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外,其他依法成立的停车设施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据悉,目前停车费收费标准还没有确定,我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将实行“统一政策、属地管辖、分级管理”,即:各县(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当地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实施细则,市、县(区)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在权限范围内制定辖区内的收费具体标准。其中,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按摩托车、小车、大车、超大型车四类车型区别计费。另外,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可以按次、分钟、小时、天(起止时间连续累加24小时为1天)、月、年为单位计费,实行按天计费的,白天时段为8:00(含)至18:00(含),夜间时段为18:00至次日8:00。
《办法》还明确了停车设施经营者的相关义务和责任,经营者需在停车设施入口及缴费处醒目位置设置经营单位、地址、定价主体、收费标准、计费办法、收费依据、服务内容、免费停放时限、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的收费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停车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还将建立停车设施经营者、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按规定及时在官网公开,建立健全“黑名单”,对违法违规严重失信行为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
议论
声音一:小区停车费会不会因此上涨
实施停车收费政策了,那小区停车费会不会也上涨?市民刘先生住在市区新风路和建设大道交会处的某小区内,由于小区建设的时间久,小区内人车分流,不允许路面停车,而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车位太少而车又太多,许多业主每天都在争抢路边的公共停车位。曾经刘先生也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因为没有车位,每天下班回到家找车位就变成一件痛苦的事。为了找到一个公共停车位,他最远曾经停在建设大道电信广场和中心一号写字楼附近的公共停车位。公共免费的停车位不仅难找,安全还无法保障,刘先生的车就曾被划伤。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先生今年7月在附近一个小区每个月花费210元租了一个停车位。
听闻我市将实施停车收费的规定,刘先生担忧,当没有免费停车的优惠后,应该会有更多的小车转向小区停车,届时由于车多位少,会不会小区停车费也上涨?
声音二:收费增加市民负担
“如果停车收费,那会不会促使一些人把车往小巷子里挤,堵住安全通道?”市民吴先生说,停车设施要收取一定的停车费后,会导致一些不愿意交停车费的人把车停到人行道、草坪、小巷子里。特别是小巷子,原本就狭窄,停上几部车,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消防车都进不来。同时,吴先生还关心每次停放的免费时段。按照《办法》,经营者需在停车设施处设置免费停放时限,那这个免费泊车时间该如何确定?特别在行政服务中心、银行等地,若办事时间超过免费时段,那岂不是由办事的效率来决定停车会不会收费?如果执行停车收费,会给许多原本收入就不高的市民增加负担。
而且,目前城市实施收费一般采取咪表和人工收费两种。特别是人工收费,吴先生说,为了收停车费而特地多招一些收费管理员,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而且道路那么长车位离得远还容易出现跑单的现象。
声音三:同意收费,收支应明示
对于停车收费,叶女士是表示赞同的,当然费用不能收得太高,让市民养成去外面停车也要收费的习惯,可以减少一些私家车长久占用停车格的情况。她告诉记者,一些市民习惯将公共停车位当做私家车位,长久占用,导致出去逛街或办事的时候,经常找不到停车位。如果实施停车收费,一方面能减少“僵尸车”或者那些长期霸占公共停车位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能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呼吁更多的市民采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同时,她也希望政府部门公示公共停车费的收支情况。“只有车主清楚交的钱真正用到对的地方了,才会心甘情愿地交钱,否则就是一把糊涂账。”叶女士说。
本报记者 刘曦 杨容
上一篇:保密法宣传动画
下一篇:神盾--防间谍保密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