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时政要闻 > 阅读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 增长6%-6.5%,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6%-6.5%,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今年为企业减税降负近2万亿元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更严峻,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

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有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2018年成绩单

●经济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

——经济增速与用电、货运等实物量指标相匹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

——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亿户。

——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30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83亿美元、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民生改善

——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立6项专项附加扣除。

——加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保障力度,资助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

——棚户区住房改造62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90万户。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近140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激发活力

——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先后4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关税总水平由9.8%降至7.5%。

——大幅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近70%。

——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

●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精准脱贫有力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污染防治得到加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19年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今年重点工作

●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

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

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国内与国际、稳增长与防风险、政府与市场

一要统筹好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二要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措施

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以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发挥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丰富和灵活运用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工具,增强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

以简审批优服务便利投资兴业。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试点经费使用“包干制”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不设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团队自主决定使用。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壮大旅游产业、稳定汽车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增强消费能力。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使符合减税政策的约8000万纳税人应享尽享。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稳定粮食产量,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要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抓紧制定专门行政法规,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报酬。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继续降低重点地区PM2.5浓度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环保责任。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多方面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

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预算公开改革力度,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2019年惠民大红包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83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9300亿元。

——今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

●继续为企业和个人“减负”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

——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等税收优惠政策。

●深化放管服改革

——今年,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的现象。

——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

——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

●保障重点领域投资

——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继续推进三大攻坚战

——要稳定粮食产量,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

——今明两年要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据羊城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上一篇:抓项目抓思想抓提升 确保工信系统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处
下一篇:本报连线我市在京全国人大代表畅谈政府工作报告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