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文史馆调研组到我市调研 革命遗址保护的地方立法问题
本报讯 记者 吴文婷 为了解河源革命遗址的地方立法保护情况,7月24至26日,省政府文史馆调研组到我市开展“革命遗址保护的地方立法问题”专题调研活动。
省政府文史馆调研组深入我市东源县阮啸仙故居、和平县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 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旧址等地进行现场调研,深入了解了我市红色革命文化历史,并听取了我市有关革命地方立法保护、红色革命遗址与纪念设施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据了解,我市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曾涌现了阮啸仙、刘尔崧、黄居仁等一批革命领袖。近年来,为了深入挖掘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总体情况,我市组织人力对辖区所有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全面普查登记,截止目前,全市已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革命遗址248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调研组充分肯定我市对红色文化资源发掘、开发利用以及革命遗址保护条例立法等取得成绩。同时,希望我市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刻认识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加强对革命遗址、遗迹、遗物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充分发挥红色革命遗址的党史价值和教育价值,依法立法,确保立法发挥引领保护作用,切实解决革命遗址遗迹保护问题。
期间,市领导庞启彪会见了省政府文史馆调研组一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