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新访龙川县龙母战斗遗址 村民急盼保护修复旧址

“战争的火花,烧红了钢铁;钢铁的健儿,结成了钢铁连。钢铁健儿啊!钢铁连!你在战争中长大,你在战争中锻炼……”在70年前,这首雄壮豪迈的《钢铁连之歌》曾传唱于东江两岸,钢铁连的旗帜,飘扬在粤赣边,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如今仍刻在东源县船塘镇河西革命烈士纪念公园。

曾获“钢铁连”光荣称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四团第一营机炮连连长欧阳珍却在1949年激战了三天三夜的龙川龙母战斗中英勇捐躯。这次战斗就发生在龙川县龙母镇双华村葛布岭邓屋。记者日前在邓屋了解到,这一龙母战斗旧址保护堪忧,记载着战斗史实的纪念碑已断成两截,闲置在门口的瓦砾中。

“钢铁连”称号的由来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吴良楷回忆说,在1948年11月14日大湖狮子脑战斗中,由于其所在的连队表现英勇,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司令部作出立功表彰决定,评选该连为“钢铁连”。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黄中强为此创作出《钢铁连之歌》:战争的火花,烧红了钢铁;钢铁的健儿,结成了钢铁连。钢铁健儿啊!钢铁连!你在战争中长大,你在战争中锻炼。你是火箭,你是雷电,你永远站在战争的最前线!气壮山河动,鲜血写诗篇。东江怒涛滔天,九连万山绵延。钢铁连旗帜,飘扬在粤赣边。

1949年7月中旬,吴良楷所在连队被编为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四团第一营机枪连,当时的连长是欧阳珍,吴良楷仍为连队战士。

“钢铁连”连长勇捐躯

1949年7月24日,解放龙川龙母圩的战斗打响,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四团在龙川县公安总队的配合下,当天歼灭龙母守敌大部。次日,龙川县自卫大队龟缩在葛布岭邓屋楼阁,负隅顽抗,我军进攻近一昼夜,却无进展。为尽快解决战斗,我指挥部决定组织攻坚突击队,欧阳珍率机枪连12名战士报名参加。27日凌晨,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欧阳珍等率突击队战士匍匐前进,抵敌楼阁下,用手榴弹炸开屋墙,直冲进去。在战斗中,欧阳珍不幸中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6岁。龙母圩战斗结束后,欧阳珍烈士被追授为战斗模范。同年9月10日、11日两天,《粤赣报》以《敬礼!欧阳珍同志》为题,连载了这位模范连长的英雄事迹。

龙川县原党史办主任黄义认为,龙母战斗是全歼龙川境内残敌的最后一场战斗,不仅对龙川乃至东江地区和粤赣边区都震动很大、影响深远,荣获边纵司令部致电嘉勉。据《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地方史》记载,此次战斗中,曾获“钢铁连”光荣称号的纵队独立第四团第一营机炮连连长欧阳珍、战斗英雄陈明等8人英勇牺牲,战斗英雄、副连长凌章等20余人负伤。经此一战,龙川之敌全部扫清。

纪念碑应抢救维修

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记者一行来到了龙母战斗旧址——龙母镇双华村葛布岭邓屋。这里虽说是革命旧址,但在记者面前仅是一座破旧的屋子,再没有其他保存下来的文物,如果不是当地熟悉情况的人介绍说,这里就是当年龙母战斗发生的地方,也许很难有人会想到这座老屋还隐藏着这次战斗故事。唯有从楼阁(炮楼)外表星罗棋布的大小弹孔,依稀可见当时战斗激烈的场面。

记者在龙母战斗旧址可以看到,这里背山面水,以前屋前还有池塘和龙母河,左右是一片开阔的土地,屋外围还有两个持犄角之势的楼阁(炮楼),确实易围难攻,当年战斗过的楼阁基本保存原貌,但由于风吹日晒,部分瓦面已经崩塌,一些泥墙也已倒塌,一些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默默矗立。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记载着战斗史实的纪念碑已断成两截,随意放置在门口的瓦砾中。双华村村支部书记邓永强对此也很关注,他说,村里也想了一些办法保护,无奈村里财力有限感到力不从心,希望能引起市、县相关部门的重视,更想利用乡村振兴的契机,尽快修复这一旧址,供人瞻仰。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文艺的“技”与“道”
下一篇:道听途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