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记忆与忽略
■陈振昌
我是没有资格说“老”的,因为我才75岁。我很明白,这个75岁,只不过是中国人均寿命中男人的平均年龄,75岁以上的人多的是,80不稀罕,90不出奇。之所以要说说老,是因为75也确实不是“嫩”了,这个认知很重要,如果你一味地乐观乐观再乐观,天真天真再天真,豁达豁达再豁达,俨然年轻人一个,那你就错了,还错得有点儿离谱。
我有一同学,与我同龄。去年春节贴春联,自己搬来梯子,自己爬上去张贴,结果梯子打滑倾倒,他从上面摔了下来。算是不幸之幸吧,他没摔中要害处,但也够他受罪的,住了几十天院,半年后腰还直不起来。我说,你也太无知了,豁达,乐观,不把年龄当负担,忘却年龄,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年龄摆在那里,该记住的时候还是得记住的,这爬梯贴联的事不是你干的,是年轻人干的。你逞什么强啊?
我也会和乐观豁达的其他老人一样,常常会与年轻人厮混在一起,笑口常开,其乐融融。他们忘记了我的年龄,我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忘却自己的年龄。比如去K歌,我还声如洪钟,会露一手,他们也没哄我,是真的喝彩。可时间差不多了,我会主动提出要走。因为我记住了自己的年龄,一是我不要熬夜,二是我老在那存在不聪明,要腾岀时间和空间让年轻人无拘无束的乐,让年轻人疯癫,你老在那,不合适。毕竟,你是老人。
我是个老作者老编辑。退休了,还在写。现在手机挺好,有微信,有群。中青年作家有激情,脑子好使,常常不乏有又高产又有质量的作者。他们很多是我的朋友,我为他们的进步和跨越喝彩。但我也明白,我老了,是不能与他们比较的。有感就写,无感不写。比较是愚蠢的,时不时发点,刷刷存在感,就很不错了。记住年龄,不让大脑迟钝,恰当锻炼,有益健康,不服老,还以为年轻,用脑过度,这就不对了,有损于健康。功名利禄还不看淡,就不是活明白了。
70岁那年我被邀请到岳阳参加一个笔会。回来时搭乘火车。车出岳阳,行至两个站台,上来一位老人。他的铺位在中铺,看见我在下铺,瞄了瞄我,很礼貌地问:先生,能不能跟您换换铺位,我在您的上铺,我老迈了,爬不动。我补您票钱?我也瞄了瞄他,没发话。他再问:行吗?我说,您多大了,他说六十有五。我说,您六十有五,我可是六十有十,您说行不行?他哦了一声,说,还真看不出来。我说,真爬不动,去找列车长吧,也许他有办法。事后我想,我这“当仁不让”是对的,不能说是不够风度,不够豁达。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该与不该很重要,不该记住年龄的时候老记住,不好;该记住年龄的时候不记住,也不好。辩证法就这样,它管老,也管嫩。
上一篇:周汝昌的红学世界——读《师友襟期》
下一篇:脚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