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一桥连两镇通两省”的江广桥

最近,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公示已结束,和平县下车镇镇山村的江广桥等全市7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

风雨数百年 横跨粤赣边

“一桥连两镇通两省”的江广桥

 

最近,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公示已结束,和平县下车镇镇山村的江广桥等全市7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5月5日,冒着淋沥细雨,记者踏访地处粤赣交界的已是280年“高龄”的江广桥,古桥静静横卧于下车镇下车河上,并连接着广东、江西两省,是“江广通衢”的历史物证,也是古代建筑的“活标本”。下车河,是和平县最北边的一条小河,从下车圩跨过江广桥,往北行走不足1公里,就到达江西省地界——定南县天九镇,当地人都称古桥“一桥连两镇通两省”。


江广桥雄姿。

见证“江广通衢”

江广桥距和平下车圩镇不足2公里,记者在靠近圩镇一侧看到,桥头立着崭新的石碑,上书“市级文物保护江广桥”,而桥头另一侧则有立于1988年1.5米高的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重修五眼桥的立碑志,碑志称,闻名粤赣两省的五眼桥,是古老的建筑遗物,该桥由清朝监生、县丞徐斯誉(和平县下车镇石含村人)创建,建造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这样算下来,今年正好建江广桥整整280年。

江广桥,下车人更愿意叫“五眼桥”,然其并不是五眼(孔),而是5墩6眼(孔),为什么叫“五眼桥”,当地老人也说不清楚,至今也未有考证。五眼桥以用花岗岩建成船形石台,以减小水的冲力。石料采自江西采石场,结构坚固、造型优美,历经280年风雨,依然完好无损,古韵犹存。据当地人称,五眼桥就是粤赣两地人古时交流的历史物证。江西定南人当年要到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赶集,必经五眼桥。当时,古桥附近的圩镇相当繁荣,到了清末之后,才逐渐衰落下来。过去是“江广通衢”,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昔日繁荣喧嚣的古桥,如今显得有些冷清,只能静静地卧于小河涌上,述说着自己几百年来的故事。

历经9次维修

“它是坡度较小的一座石拱桥,当时这样的设计是方便状元返乡”,当地村民徐伯称,古桥两旁以前是没有护栏的,直至1987年古桥重修时才在桥两旁竖起了钢管护栏。徐伯说,在清朝年间,当地考生要进京城考试,多数要经过五眼桥,中举后会骑着高头大马或者坐八人大轿返乡,五眼桥的石级坡度小是为了让马轻松过桥,而没有护栏的桥身会更开阔,抬轿过桥不会拥挤。

200年来,“五眼桥”对粤赣两省人民的南北交通、繁荣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建桥后历经了9次大小的维修,规模最大的一次要算1987年10月的第8次全面重修,历经一年完成。此次修葺得到两省政府部门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才能保存至今。

更好保护延续桥龄

这座有着280年建桥历史的五眼桥,如今仍然在发挥着它“连通粤赣通衢”的作用。和平供电局下车中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技术员徐立志是土生土长的下车人,对五眼桥情有独钟。他说,粤赣两省是以下车河(江西定南则称定南河)为界,不过,在五眼桥并非如此,如今还有近百户下车镇镇山村村民还在五眼桥对面居住,他每次巡线,也会从五眼桥上过河,那里近百户村民用电的电线都是他们过去搭建和维护的。

由于五眼桥的桥面上受到长期足踏车压,现已留下了不少凹凸不平的历史印迹。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五眼桥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已在五眼桥边又修建了一座过水桥,一般轿车、四轮车可从过水桥上经过,以减轻五眼桥的负担,如今五眼桥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观光桥保留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春雨淋沥,河水涨了不少,然轿车在过水桥行驶时水花四溅,依然畅通无阻。早在2011年7月,江广桥被列入河源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被很好地保护起来,这次又被列为省文保单位,当更是一件幸事。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勤劳的母亲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