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土墙

在乡下,最不缺少的就是土墙了。用泥土和杂草混合而成的土墙似乎天生就带着几许沧桑和老迈,“崭新”“整洁”这样的词汇绝对和土墙不搭边。土墙就那样静静地耸立着,灰黄的色调和整个天地浑然一体,承载着茅草搭建的屋顶,更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撑起一片栖身之所。

农村有大把大把的泥土,这么绝好的资源怎么可以轻易浪费呢?所以,泥土便成了人们建造房屋时的首选。用泥土夯成的土墙特别隔热,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睡梦中还可以闻到淡淡的泥土清香呢。

土墙是村庄的标志和灵魂,有土墙的地方永远不会寂寞。春天来时,被埋在土墙里的草籽顽强地发芽、生长,零星地点缀在土墙间,使得土墙不再沉闷和单调。土墙根下,各种小动物争相在这里安家,坚实的土墙便又成了小动物们的庇护所。自然也吸引了我和小伙伴们的目光,放学后,我们常常围在土墙根下,观察小动物们的生活起居。最常见的便是蚂蚁和一种叫做“白胡子老孩儿”的小昆虫,我们看蚂蚁夺食、搬家,故意在井然有序的蚂蚁队伍中间放一根小木棍,阻碍蚂蚁回家的脚步。“白胡子老孩儿”则更加有趣,只要用手一碰,它的身体便会立刻缩成一团,圆圆得像个小球。我们常常拿来放在地上当球滚,看谁滚得远滚得直。简单的游戏常常换来我们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

土墙也是大人们聚集闲聊的地方,每到饭点,人们端着粗瓷大碗纷纷走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朝一堵土墙走去。有幸成为人们聚集点的土墙边,必须有一棵大树,它繁茂的枝干能为人们投下一片浓荫。土墙下,要有一截树桩,或者盖房子时遗留下的土坯,这些东西是最天然舒适的座椅。平时劳碌的农人们只有此刻才能让疲惫的身体得以放松,尽情地唠着家长里短。此刻,农人们身上的粗布衣、手里的粗瓷大碗、屁股下的老树桩,以及背后的那堵土墙,构成了一幅极其和谐的画面,犹如一幅泛着古旧光泽的厚重的油画。

去年秋天,我回到乡下,入眼的却不再是熟悉的土墙,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崭新的砖墙。不得不承认,砖墙在视觉上确实给人以美观,却少了一种隽永深沉的意味。仿佛一名女子空有一双大眼,却少了灵动和内涵,美是美,韵却不足。

走进村子深处,才撞见了几堵还未来得及推倒的土墙,一些枯草的断茎耸立在墙头,在深秋的风中瑟瑟发抖。向阳的土墙根下,几位老人正坐在那里晒太阳,深秋的阳光填在老人们脸上的沟壑里,他们的脸上便莫名地多了几分固执和坚定。

我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注定会消逝,但有些东西却永远都不能磨灭。不知道下次回来时,我还能不能看到这些土墙了。

作者:张君燕






上一篇:生死大转移——河源市连平洪灾救援纪实
下一篇:夏天的故乡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