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煤油灯
童年的记忆里,总有一盏明亮的煤油 灯。童年的夜晚,煤油灯在我的心里就是一 种寄托,一种希望,只要煤油灯还亮着,我就 感到了家的温馨。
小时候农村没有电灯,家家户户都用大 小不等的瓶子灌上煤油,上面套个铁片做盖 子,中间凿个孔,将一根粗棉线或火纸捻从孔 上穿过去,划根火柴点着火,灯就亮了,人们 的心也一下子亮堂起来。
我们村的学校在村外的庙里,晚上学校 要上自习,晚饭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每人手 里端着—盏煤油灯,一边用手捂着灯,怕被风 吹灭了,一边小心翼翼地走着。这时,有个小 伙伴手中的煤油灯,不小心让风吹灭了,我们 几个人便叽叽喳喳围上前去,帮他点燃。时 常,我当做完作业已近深夜了,但我还要兴致 勃勃地从梳头匣里翻出一叠各式各样的糖 纸,凑着煤油灯发出的光亮,津津有味地一遍 遍欣赏。这些糖纸大都是光临我家的亲戚们 给的,我把吃糖后的糖纸搜集起来,然后用小 剪刀刻上几个我喜爱的图案,因此总会遭到 老师的制止。一晚上下来,我们的小鼻孔,总 是让煤油灯的油烟两个鼻孔熏得黑乎乎的。
我的童年是在煤油灯下度过的。难忘煤 油下,母亲一针一线地为家人纳鞋底、缝衣 裳;难忘煤油灯下父母亲在精打细算着家里 的开销,为着生活艰难而发出的叹息;难忘煤 油灯下,读书写作业的场景。每天晚饭过后, 已经上小学的我趴在唯一的煤油灯下读书或 做作业。我趴在最亮的地方,而母亲却坐在 离灯光较远的床头,借着微弱的灯光,凭着感 觉做针线活,那时我学习比较用功,就连吃稀 饭的那点时间都不让煤油灯移走。
童年点燃煤油灯的夜晚总好像少了点喧 闹和骚动,多了一份宁静和温暖,趴在煤油灯 下做作业,似乎能让我的心安静了许多,我在 认真地写字、看书,而母亲则是坐在我的身 旁,借着昏黄的灯光在操劳家务,难忘煤油 下,母亲一针一线地为家人纳鞋底、缝衣裳; 难忘煤油灯下父母亲在精打细算着家里的 开销,为着生活艰难而发出的叹息;难忘煤油 灯下,读书写作业的场景。
记忆中,煤油灯还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那时我常常随父母到生产队的“队房部”开 会,那个年代几乎三天两头就要开一次会。 当时我还小,记得每次社员们到了“队房部” 都要争抢着围坐在煤油灯前,我就趴到大人 们的身背后看着跳动的烛光映照着社员们 一张张和善的脸。
童年点煤油灯的时代,尽管人们的物质 条件很差,过得很清贫,但从没有人埋怨过, 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 平和而安祥,宁静而淡泊。微弱的煤油灯光, 驱散着劳累与寂寞。
作者:李兰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