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风谷车
相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风谷车印象都会特别深刻。
印象中,每次晒好稻谷,妈妈都会挑着稻谷去风谷车房吹稻谷。
看妈妈熟练地把稻谷倒进顶部的入料仓,又看着她熟练地摇动风谷车,我就会很好奇。
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装进喇叭形漏斗的谷物随风兵分两路,一路是饱满壮实的谷物漏到下面的箩筐里,另一路是干瘪轻飘的谷物、糠皮、草屑等被风吹出风口。
看起来好像特别好玩,我走上前去对妈妈说,能否让我试试。妈妈怕我捣蛋,说什么都不让我摇风谷车。
谷仓的稻谷很快就见了底,见妈妈挑着饱满的稻谷离开,我立刻跑回家里搬来竹椅凳,站在竹椅凳上,捧起旁边干瘪的稻谷就倒进了谷仓里。
原以为很容易,可没想到,一摇动风谷车,谷仓的稻谷全部掉了下来。
我蹲在地上,沮丧地看着发生的这一切。
这时,妈妈挑着刚晒好的稻谷又回来了。她笑着对我说:“傻孩子,摇风谷车是要讲究方法的。”
她再次把稻谷倒进谷仓里。妈妈一边摇着风车,一边对我说:“使用风谷车看似简单,但是很有技巧。在摇风谷车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掌握手摇的速度,而且还要学会控制搁条上下档的位置。”
我站在一旁不断地点头。
妈妈继续说:“在摇风谷车的过程中,既不能摇太快,也不能摇太慢。若摇得太快,很多饱满的稻谷会被吹出去,浪费粮食就不好了。若摇得太慢,谷物或米就会扇不干净,所以摇动的速度一定要均匀。”
看似简单的风谷车,没想到竟有那么多讲究。
这时候,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摇起了风谷车,一手推开了搁条。
看着饱满的稻谷掉落到箩筐里,我别提有多开心了。很快我就忘记了妈妈的叮嘱,摇得飞快,没想到,饱满的稻谷真的被吹到尾部去了。
见那么多饱满的稻谷被吹走,妈妈很是心疼,她默默地把吹走的稻谷重新放进谷仓。
虽然她并没有责怪我,但见她要返工,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懂得这稻谷来之不易,我就觉得很内疚。
虽然内疚,但是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那时候还没有风扇,一到夏天,就特别热,大姐说,我们不是有风谷车吗?那我们可以把风谷车当成风扇取凉啊。
我们每次玩之前,都要先用力扇几下,把风车里的灰尘扇干净后,大家便挤在风车尾端的出风口,我们轮流在前面摇动摇把,风便来了,大家嘻嘻哈哈地笑着,享受着凉风,别提有多快乐了。
时光飞逝,我已经好多年没摇过风谷车了。那天中午打电话回家,是爸爸接的电话,聊天过程中,我问爸爸,妈妈去了哪里?
爸爸告诉我,现在正是稻谷飘香时,我妈正在风谷车房摇谷子呢!我很好奇地问爸爸,是儿时的那个风谷车吗?
他回答我是。我特别意外,都那么长时间了,这风谷车竟然还保留了下来。
就在那刻,关于儿时风谷车的这些趣事,一下子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随着农用机械化的推广,一些原本普及使用的农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农家院可有可无的摆设。
没曾想,妈妈却依然采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工来摇稻谷,怪不得每次吃家里的稻谷,都觉得格外香甜呢!
因为这稻谷里藏着妈妈的勤劳,藏着妈妈的用心,更藏着妈妈对子女深沉的爱。
看到记忆中的老物件,总会觉得特别亲切,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如今好多老物件都已不复存在,但是记忆中的那些美好时光,却永远都会定格在脑海里。
就像一壶老酒,放得越久,就会越醇香。
作者:邓果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