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2019年秋季经贸活动将迎来一大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在我市近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营商环境、努力推动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我市投资洼地、价值高地的发展潜力不断凸显,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最佳选择。继在各县(区)分会场举行项目签约、动工、投产经贸活动后,今日,我市将在江东新区高铁新城主会场举办2019年秋季系列经贸活动,迎来一大批项目的集中签约动工投产,将为我市“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再次成功注入强劲动力。
日渐完善的交通枢纽。
高铁的加紧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众多项目纷纷落户,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持续加码
项目是区域发展之本、经济增长之源。近年来,河源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分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
据悉,本次秋季系列经贸活动共分为7个分会场和1个主会场,连日来,源城、东源、和平、龙川、紫金、连平、市高新区7个县(区)均在分会场举办了经贸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源城区39个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投资总额达133.2亿元;东源签约动工投产项目有18个,投资总额117.3亿元;紫金36个项目动工投产,投资总额超90亿元;连平20个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投资总额69亿元;和平有55个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投资总额105.14亿元;市高新区41个项目签约动工投产,投资总额达143亿元;龙川22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投资总额超95亿元。今日,在主会场活动结束后,作为东道主的江东新区还将在各组团开展分会场活动,分别举行一批项目奠基动工投产活动。
一个又一个优质项目的签约、动工、投产,不仅展示出河源发展新貌和后劲的重要机遇,也为“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河源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优质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河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河源,既有1.2万平方公里属于北部生态发展区,又有与珠三角连成一体、地形地貌相一致的3000多平方公里的重点发展区,是粤东西北唯一一个同时近距离接受广州、深圳、香港三大一线城市辐射带动的地级市,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当前,河源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要成为投资热土,河源依靠的不仅仅是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硬资本”,还有秉承“亲商、安商、富商”的河源理念。近年来,河源坚持实行和不断创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竭力让每一位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满意,努力打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此外,在新一轮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工作启动以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将产业共建和产业梯度转移作为主攻方向,构建“深圳总部+河源基地”“深圳研发+河源孵化”“深圳创新+河源产业化”等产业合作新模式,使产业共建工作开花结果,取得了明显成绩。经过深河两市多年的共建,目前,河源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深河共建省级产业园8个,率先在粤东西北实现省级产业园覆盖全部县区,且数量占整个粤东西北的1/3。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建康等为主导的现代新型工业化产业。推动河源产业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使河源和珠三角在同等水平上发展。
“河源服务”“河源速度”让客商点赞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也是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在做好企业发展“贴身保姆”角色的同时,河源与时俱进、创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于2018年出台了新的《河源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将全国以上总部以独立法人新设立在河源,且纳税满一年的,给予1000万元奖励;企业自生产经营之日起3年内,参考其当年度市、县区财政贡献量的50%给予企业扶持……政策涵盖土地、厂房、贴息、财政、物流、品牌、人才、外资、外贸、内贸等10个方面。
“这样的营商环境和审批速度,不得不点赞”,在前几天市高新区举行的秋季经贸活动上,投产企业代表广东百家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坦然,正是河源市政府在投资环境和项目审批上提速优化,让他们感受到政府是真心实意在支持项目建设和发展。
正是高效精准的“河源服务”造就了“河源速度”,去年以来,河源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央企以及阿里巴巴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香港丽新集团等大型知名企业签订超万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不少已经转为实实在在的项目,或正在加快建设,或已经建成投产,正在转变成为河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河源正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各方关注的投资热土。工业园区是项目落地、产业集聚的平台和载体,更是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的动力源泉。
规划引领构建新格局,跨越发展虹吸效应日益显现
阿里巴巴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行业领军企业华益盛模具、春沐源生态小镇一期……本次秋季系列经贸活动中,项目产业好、项目质量高成为了众多动工投产项目的基本特点,投资强度再创新高,河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提效破局的根基不断夯实。
曾几何时,经济增长模式简单、经济空间发展不均衡、中心带动能力弱等特点一直制约着河源产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市坚持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以营商环境狠抓产业集聚、以创新协同推动产业融合,不断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建康等为主导的现代新型工业化产业,拥有粤东粤西粤北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8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省委赋予河源的建设“示范区”“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以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河源建设发展的“纲”,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成功举办了“5·20”系列经贸活动、粤港工商社团投资年会等多项活动,收获了累累硕果,令各方越来越看好河源的发展预期,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也日益显现。
目前,河源市正以建设广东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为发展总目标,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为战略定位,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参与大湾区功能分工,大力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高端产业延伸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都市农业发展核心区和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地。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的河源,也将日益成为投资的洼地、价值的高地和重量级企业落子布局的战略首选地。
本报记者 彭茂洋 吴文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