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上档次还得靠文化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在 最美的季节和家人朋友出游 京郊,真是不亦乐乎。不过, 也有不少市民吐槽:花了几千 甚至上万元预订的民宿,到地 儿一看“不过尔尔”,装潢城市 化、休闲套路化,顿时觉得 “贵”了。
从吐槽看,“ 货不对板” “贵而不值”,是某些民宿被打 差评的主要原因。有的民宿 俨然是升级版“农家乐”,名字 风雅了、价格上去了,但无论 卫生条件、环境设施还是服务 理念、审美趣味,都还差得远; 有的虽然大投资、大手笔,装 修精细、用品高端,但仅是搬 到山里的“精品酒店”,美则美 矣,却全然不是民宿的味儿。
“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 水,意酣歌。”对于都市人来 讲,“复得返自然”乃一大乐 事,民宿生意随之而起,各种 资本跟风进场。但要看到,大 家愿意为民宿埋单,或为鸟语 花香,或为风土人情,希冀体 验到的是另一种有文化有温 度的生活情趣。否则,空有躯 壳却无内涵、价格高昂却无特 色,即便一时热闹,也注定无 法长久。
民宿生意是“ 风口”,但 开发经营不能过于急功近 利。一方面,它需要满足品 质生活需求,环境卫生、食品 安全等不能打折。另一方面, 各个店家都得找到自身特 色。是胜在田园风光还是人 文氛围,是精于茶艺插花还是 历史民俗,不断挖掘文化美 感,才能打出品牌。有的京郊 山居,每天都有茶艺、插花、书 法、国画等体验活动,一年四 季住客不绝;再如门头沟区, 正有意识地将生态山水、红色 历史、民风民俗、古村古道、 宗教寺庙、京西煤业等特色 融入精品民宿。越来越多的 深耕者明白,谁能将“文化体 验”“生活哲学”做得更好,谁 就能胜出一筹。
大众旅游时代,市场需求 剧增,同时也迅速更新换代。 世界那么大,大家想去看的, 已不再是千篇一律的“ 标准 照”,想去享受的也不再是程 式化的流水线服务,而更希望 得到全感官、多触发的文化感 知、心灵体验。于此处着墨, 推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 的产品,让到访者乘兴而至、 尽兴而归,这是京郊民宿的发 展密钥,对当下所有旅游产品 未尝不是一种启发。
据北京日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