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关助力8 家企业“出口转内销” 预计全年内销金额可突破2 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彭茂洋 通讯员 李晶 刘鹏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外市场需求明显萎缩,不少企业面临外贸订单减少、运营资金压力加大等困难。记者昨日从河源海关获悉,为助力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渡过难关,河源海关结合关区实际出台帮扶举措,助力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已为辖区内8家有内销需求的企业在免担保的情况下快速办理了内销集中征税资质,预计全年内销金额可突破2亿元人民币。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经营液晶显示器的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受疫情影响,企业面临海外订单减少、资金周转压力骤增的困境。为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河源海关指导该企业快速办理了内销集中征税资质,根据实际情况指导企业申请延期纳税,既简化了内销手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周转资金压力。“流动资金短缺压力缓解,使我们在寻找客户、议价、开拓国内市场方面变得更加灵活自主。”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柏芝说。据统计,该企业内销的小型尺寸液晶显示板数量逐月递增,全年内销金额可达1亿元人民币。
河源万盟医保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无纺布系列医保用品的加工企业,产品出口至欧洲、美国、日本、澳洲等国家地区。“疫情发生以前,我们的产品100%外销,现在生产的口罩内销比例已达到了68%。”该公司负责人李晓雯告诉记者,从完全不熟悉如何办理“出口转内销”到在国内市场立足,公司得到了河源海关的悉心指导。今年2月以来,公司已内销医用口罩近5000万个。
据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河源海关共指导受疫情影响需要调整生产计划的企业通过“零接触、网上办”方式快速办理手(账)册变更、延期等手续超过100宗;为辖区10余家租赁厂房经营企业在手册设立环节免于收取风险类担保金,平均减免担保金约50万元;指导5家重点企业实施“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支持企业根据生产实际自主核定单耗,简化海关盘核手续,助力企业达产增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