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晒谷

作者:王锐

儿时因为年纪小,帮大人干得最多的农活就是晒谷。

那时候夏季“双抢”分两个阶段:前一段抢收,把田里的早稻收割回来;后一段抢插,趁着季节把晚稻秧苗栽种下去。

早稻收割上来后,经过脱粒、扬杂过程,一粒粒饱满的谷粒就呈现在眼前了。早稻大多用作交公粮,也自留一些,够全家粮食接续至晚稻成熟即可。上交的公粮质量要求极严,既要求稻谷干干净净,不能掺杂使假,也要求将稻谷含水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公粮入仓堆放后霉烂变质。即使不交公粮,稻谷从田里刚收割上来,自身还是湿漉漉的,就此储存极易霉烂。因此,“晒”,就成了“双抢”时季必不可少的环节。

“双抢”季节性强,在抢收抢插前后约二十天多时间里,大人们不顾劳累和时间赛跑,每天天色微明出门,伸手不见五指收工,长时间高强度体力劳动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其间正值暑假,抢收抢插这样的体力活小孩帮不上,晒谷这些相对简单的农活自然就落在了孩子们身上。

那时每个小队(村为大队,组为小队)都建有集体队屋,队屋前辟有开阔晒谷场。另外,各家各户门前也都辟有面积稍小的晒谷坪。抢收稻谷时间大致相同,各家各户将稻谷在小队晒谷场或屋前晒谷坪找准位置呈圆锥体堆放,也防雨水淋湿。我家人口不多,田地也少,每次稻谷收割回来,仅两三堆而已,可一次性出晒。田地多的人家,稻谷堆成数堆,因晒谷场(坪)面积有限,只能次第出晒。

晒谷的日子里,每天早晨起床后,祖辈总要眺望远方,抬头看看天上的云朵是否白净。若估计是晴天,立即喊小辈起床。铺排稻谷时,首先掀开覆盖在谷堆上的塑料布;随后一人爬上谷堆顶,双手掌握晒谷专用的抢板,将抢板插进谷堆寸许;一人在远处拉着连结在抢板上的麻绳。两人各就各位,谷堆上的喊一声“拉”,拉绳的一用力,稻谷便自谷堆顶向下滑动。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也是一个技术活,譬如年少的我无论在谷堆上掌握抢板还是在谷堆下拉绳,均不得要领。掌握抢板,有时因抢板插谷堆太深导致拉绳子的总也拉不动;有时抢板插得太浅又致拉绳的拉了个空。有经验的就不一样了,他们将抢板插进谷堆恰到好处的深度,保持稻谷从抢板底部流出时的均匀;拉绳子的不会时轻时重,始终保持拉力的一致性。抢板拉绳配合默契的,很快就将稻谷铺满整个晒谷场(坪),平平整整,均均匀匀。

稻谷铺在地上厚度并无一定之规,主要根据谷堆大小、稻谷多少来决定。除非谷堆太多需要次第晾晒外,一般都会一次性进行。稻谷少的人家,晾晒时就铺得薄一些,反之就铺得厚一些。无论厚薄,为了最大面积让稻谷接触阳光,也为了让每一粒稻谷都有沐浴阳光的充足机会,就有了踢谷这一简单实用扩大晾晒面积的办法。晒谷场一般呈四方形,稻谷晾晒一个时辰后,就要开始踢谷了。我们脱掉凉鞋,从禾场的一个边角起步,双脚伸进稻谷中,平行站立、微微张开向前行进。这时双脚就像两只齐头并进的舰艇,在稻谷铸成的大海中劈波斩浪、破浪前进。踢谷时,双脚必须贴地做匀速运动,不能离地,待至晒谷场(坪)边缘,估摸好距离,双脚拐弯回头,并列平行于第一行开始踢第二行。因是赤脚上阵,踢谷过程中,脚板总是痒嗖嗖的,也有一不小心让谷刺扎进脚底的,总会让爷爷奶奶心疼好几天。踢谷有时间间隔要求,一般隔一个时辰需踢一次。到了下午太阳西斜,部分晒谷坪见不到阳光了,需要用扫帚将荫处的稻谷扫到阳光下重新踢。谷垄踢得漂亮的,每垄呈一条直线,且垄垄高度宽度一致,尤其垄和垄相接处的半圆弧形排列成行,极具美感。

晒谷的日子,也是鸡的节日。踢谷间隙,少年的我们常常要与鸡斗智斗勇。稻谷铺排好后,鸡也三五成群、悠闲自得闲逛于此。一不留神,它们的脖子便伸进了稻谷中;或有胆大的,竟然大摇大摆步入晒谷场(坪)中间,低头专注啄起谷来。甚至有公鸡啄得高兴时,不忘来个引颈高歌,既呈显摆之姿,也有呼朋引伴之意。每当这时,我们便怒气冲冲,手持竹杆,俨然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军,一忽儿左,一忽儿右,吼叫着,奔跑着,驱赶着,一时间鸡飞狗跳,谷粒飞溅。但鸡似乎并不怕人,好像知道自家小主人无论多么凶狠,也只是虚张声势,不会痛下杀手。一旦小主人持杆追来,鸡只是夸张地配合着扑楞几下、跳跃数次,待一切安静,又结伴而至。

每当夕阳西下,我们便重复早晨的动作,一人掌握抢板一人拉绳,将稻谷收成一堆,找出塑料布严严实实覆盖,以待次日再次出晒。晒过数日,有经验的长辈随便抄起一把谷子放在手上揉搓,丢几粒到嘴里嗑嗑,便知晓了这堆稻谷的干湿程度,以及是否还须晾晒。晒好入仓,待到交公粮的日子,各家各户便一路兴高采烈去到数公里外的粮店,把晒好的稻谷上交国家。

十多年前,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交公粮已成为历史。如今,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从前小块小块的田地部分经过土地流转,连成了大片田地,再加之水稻新品种每年单季稻产量并不比双季稻低,以及农业机械更多地使用,“双抢”这一十分紧张但又热火朝天的场面在家乡湖区已渐行渐远。

但那些儿时晒谷的瞬间依旧萦绕在脑海,成为了难以忘却的美好回忆。

 






上一篇:如常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