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来说油茶

作者:叶德林

金秋十月,霜降时节,正是油茶收获季节。你看满山遍野的油茶树,万木葱笼,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那圆溜溜、橙绿色闪着光亮、散发着幽幽油香的茶果,真招人眉开眼笑,喜不自胜。

油茶山上,万绿丛中,欢声笑语。村民们沉浸在油茶丰收的喜悦中。他们将采摘的饱满浑圆的油茶果装进箩筐、麻袋里,又一担一担地挑下山来,装在山边路上的车辆,然后载回家里晾晒。

客家种植油茶历史悠久,据说有2000多年,但那只是小打小闹,所种植的油茶并不多。解放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家乡人便响应政府号召,掀起栽种油茶新高潮,全民上山广种油茶。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也利用几个下午的时间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上山种植油茶树。那时,家家户户都拥有自己的油茶山。

在荒山野岭栽种油茶,基本算得上“一劳永逸”。当在山上用锄头挖一个树穴将茶籽入土后,基本不用管理。当油茶长成树后,只需每年农历八月给油茶树周围用锄头镰刀铲除一次野草即可。不用浇水,也不用除虫、施肥。乡亲们管叫种植油茶跟栽种其他果树一样,美其名曰“露水钱”。

种植油茶,既绿化了荒山,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活,又增加了收入,真可谓“一举多得”。当油茶树生长至三五年后,便有收成了。每家每户从茶山摘回来的油茶,在厅堂的墙角里垒起了小山。待油茶果晾到开裂后,便动手剥壳取出茶仁(茶籽)。将茶仁晒干后,便挑到油坊榨油。那时,各家都是用油瓮、油缸、油坛装油的。少的人家十头八斤茶油,中等人家几十斤茶油,多的人家百斤以上茶油。

你可别小看了其貌不扬的油茶树,其实,油茶树全身都是宝。

就说茶油吧。客家人的茶油,除日常生活中与花生油用作煮菜作食用油外,更多的是用来为过年准备传统、美味可口、男女老少皆喜爱的油炸果、油炸花结、油炸粄片、油炸豆腐、油炸腐竹、油炸花生米……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客家人过春节的年料主要是看看谁家炸的油果多。油果,是糯米粉拌上糖水后,用双手反复搓揉,搓揉至有一定韧度,再截巴掌大的薄片,用手工捏成圆球状,或用手握成橄榄状,然后放进油锅里慢慢炸熟,这时,圆满的大只果跟金黄色的小皮球一样,堪称一种精美的艺术品。

依传统习惯,农家妇女要特意留下一瓶茶油用作“揸头发”。此外,为防治疾病,每家都要留点茶油以备刮痧之用。不小心被水火炙伤的也可用茶油拌其他药材治伤。

再说茶麸。榨油剩余的茶麸,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是家乡的土肥皂,村妇们用茶麸来洗衣服、洗被、洗帐。妇女们洗头发也用茶麸。当然,茶麸也可以用作肥田。

又说茶花。油茶是冬春开花的。油茶花洁白晶莹,花芯里含有清甜糖分,蜜蜂就喜欢采集花芯的糖分酿蜜。少年时,我和同屋的小伙伴就爱到屋背后的山岭上去舔油茶花芯的糖分。

也说茶壳。油茶壳,耐火。乡亲们在寒冬多用它烤火取暖。还有茶枝。油茶枝很有韧性,挑柴草的草索钩子、挽水桶的扁担杆两头的木钩子,多用它制作。包括那枝叶,枯老的油茶枝叶可是上好的灶台燃料。

现如今,油茶,作为绿色环保食用香油,其价值明显升高,这更让村民看重,扩种、保护油茶方兴未艾,很多村民将自家的自留山开辟成油茶山、油茶林,融入人见人爱、一望无际的绿水青山之中。

 






上一篇:秋风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