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白衣秉丹心 大爱满山城——深圳“组团式”医疗帮扶龙川纪实

“诊治门诊病人近1000人次,主刀手术/麻醉87次,指导手术/麻醉326次,专业授课26次,听课人数近700人,教学查房/业务查房117次,疑难病例会诊72次,推广适宜技术29项,参加下乡镇村义诊19次,接诊415人次。”这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派驻龙川县人民医院第二批医疗帮扶队队员的半年“成绩单”,也是来自深圳的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帮扶成果的缩影。数字无言,实绩无声。这一串串数据,无一不凝聚着来自深圳的医疗帮扶队队员们对龙川县医疗卫生事业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的真心付出。

按照省委组织部和省卫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2019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分别与龙川县人民医院、龙川县中医院建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开始推动实施“靶向帮扶”。继第一批医疗帮扶队之后,2021年1月起,这两家来自深圳的市属重点医院派出了第二批医疗帮扶队进驻龙川县人民医院和龙川县中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助力医院综合实力提升,让龙川县及周边群众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周三“专家号”成“例牌”

“周三坐诊‘专家号’,诊治量大,是最累的,然看到群众的满意笑容,感觉再累也值得。”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驻院队长卢东晖说,为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去年,第一批医疗帮扶队在龙川县人民医院开设了“星期三北大深圳医院专家门诊日”,采取门诊预约挂号,每周出诊时间相对固定,方便患者提前一周查阅门诊排班进行预约挂号。自今年1月7日起,包括卢东晖在内,乳甲外科主治医师梁青壮、脊柱外科主治医师王文豪、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刘洪宇等专家接过“接力棒”,每周三定期坐诊,风雨不辍。


来自深圳市中医院的帮扶队队员李嘉(左二)正在指导手术。

“山区看病也能享受到‘专家号’,这是龙川人民的福气。”采访中,不少就诊患者说。这一特色专家门诊,为该县群众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优质的省级专家医疗服务,吸引了县域内更多百姓群众愿意留在当地就医,龙川县人民医院专科门诊患者就诊量也保持稳定增长,患者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MDT诊疗模式成常态

“山区医院最缺的是人才。”龙川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卢文彬坦言。医疗帮扶队对“症”下“药”,开展了形式丰富的“传帮带”帮扶模式,组成师徒结对小组、共建友好科室、开展MDT诊疗模式(多学科诊疗)等,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和医疗人才。

今年3月19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与龙川县人民医院内分泌肾内科共建友好科室,每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来龙川或通过线上,进行座谈、学术讲座或疑难病例会诊,让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接受新理念、新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全市首例经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等多个创新手术及技术填补了龙川县多项技术空白,也大大提升了龙川县人民医院对疑难病例的诊治水平,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结合当地实际,医疗帮扶队协助建立北大深圳医院—龙川县人民医院MDT诊疗模式,建立疑难会诊急诊急救协调联动机制,先后组织北大血液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ICU、呼吸科、脑外科等多个学科通力合作,会诊疑难病例,如药物性红斑狼疮、凝血因子缺乏、狂犬病等患者,目前MDT诊疗模式在龙川县进行推广并形成常规医疗制度。

“共频”治疗代谢病

既补“短板”,又强“长板”。记者在龙川县人民医院看到,河源地区首家区域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MMC)目前已完成中心场地规划设计、设备采购、人员培训,拟于下月开始运营。看到半年多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卢东晖感到一丝欣慰。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是华南区首家MMC,早在2016年就开始运营,5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作为医疗帮扶队队长,卢东晖专程协助龙川县人民医院内分泌肾内科备案河源地区首家区域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以构建县域代谢性疾病管理规范和体系,促进代谢性疾病标准化分级诊疗管理模式落地,全面提高医院慢病管理水平。

“运营后,将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并轨,得到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同质化规范化的诊疗。”卢东晖说,MMC是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的代谢性疾病标准化管理体系,可极大程度实现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同质化标准化管理流程,服务基层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患者,切实满足周边区域范围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得到与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同质化规范化的诊疗。

骨干组团“下乡”精准帮扶

201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深圳市中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帮助龙川县中医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早在2016年,深圳市中医院与龙川县中医院就建立帮扶关系。2019年12月,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两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截至目前,深圳市中医院先后派驻了两批专家开展工作,团队全为硕士、博士,且中级以上职称技术骨干。首批派出心血管病科、外科、针灸科、呼吸科、妇科5名专业骨干。针对龙川县中医院的发展需求,今年第二批派出综合科、脾胃病科、儿科、小儿推拿、脑病心理科、B超科6名专业骨干。

“我们的第二批医疗队队员,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强弱项、补短板,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推进特色专科建设、助力三甲医院建设。”第二批医疗帮扶队队长范丽丽说,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技术精准帮扶”为目标,在管理方面由队长参与院务管理,带领医疗帮扶队队员以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为基础,全面提升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多部门管理水平。医疗帮扶队队员在各个专科担任名誉主任,积极协助科主任开展科室管理工作,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业务查房、科内讲课及带教已为日常工作。

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经过深圳市中医院第一批医疗帮扶队队员的不懈努力,龙川县中医院在医院管理、医疗水平上得到显著提高,包括助力医院升级为三级中医综合性医院,开设了心血管病区、外科开展了多项高难度手术、设立中医妇科门诊、引入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等新技术、新项目。第二批医疗帮扶队干劲不减,力度不减,目前已协助优化了内镜中心EMR/ESD操作技术,引入张汉臣流派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儿科多种疾病,推广心理测评量表的临床使用,举办影像学技能培训等,促进龙川县中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的传统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大多具有“简、便、廉、效”的优势,深圳市中医院帮扶队队员还积极指导龙川县中医院开展中医医疗技术,如烫熨治疗、药物罐、贴敷疗法、雷火灸、穴位注射、中药封包等项目,受到当地百姓青睐,大大激励了当地医护人员积极性,中医药诊疗技术得到社会肯定,让龙川县中医院获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由于深圳的帮扶,龙川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龙川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记者了解到,在深圳的帮扶下,老隆镇人民医院、龙川县120急救中心和血站等医疗项目相继建成,龙川县第三人民医院也已经列入深圳的帮扶计划中,建成之后,将极大地满足基层群众的看病需求。

“当前龙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喜人局面,体现了深圳帮扶的力度。”深圳市宝安区对口帮扶龙川县工作组组长张明明说,接下来,深圳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扩大帮扶“朋友圈”,争取深圳社会力量也参与龙川帮扶工作,协助龙川统筹推进县、乡、村医疗体系的建设,争取帮扶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罗诚 桑晓 朱洪达

 






上一篇:爱在“七夕”节传承好家风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