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科技闹“春” 万象“耕”新——江东新区春耕见闻

日前,江东新区在古竹镇平渡村举办2022年度春耕现场会,动员各镇(街)、各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落实任务,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春耕生产任务,保障全年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守住耕地红线,促进新区农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江东新区提出,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将春耕生产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选定适宜新区气候和地质条件的主要粮食作物进行种植,确保稳产增收,争取村村有样板,处处有看点。要将春耕生产与先进机械化相结合,因地制宜采取耕种方式,实现科技助农;将春耕生产与干部服务相结合,各级挂钩领导、挂片人员要深入一线做好春耕生产服务;将春耕生产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城郊型农业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串珠成链、连片开发”的产业模式。


科技赋能春耕。

奏响春耕“奋进曲”

在当日春耕生产演示活动中,数架农业机械和植保无人机配合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水稻耕作、农药喷洒。活动现场,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平渡村春耕生产示范现场,观看了农资产品、农机装备、新区农特产品展示,并开展耕地保护宣誓和耕地保护签名活动。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及早谋划、部署春耕生产工作,坚持高位强力推动,加大资金投入,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抓好冬种春收粮食、高标准农田建设、农资供应、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政策扶持等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切实为春季农业生产增收、稳产保驾护航,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

今年,江东新区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6000亩。计划投资总金额不低于1800万元,亩均投入不低于3000元。预计江东新区今年春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3.979万亩,其中水稻3.8万亩、玉米1200亩、大豆390亩、薯类200亩。2022年江东新区将继续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全面完成3807.81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平渡村支部书记曾远强说,平渡村2022年春耕播种目标面积1868亩,村里积极动员群众应种尽种,群众耕作热情也很高,目前播种面积已完成95%以上。大部分耕地都种上了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农民耕地保护意识、粮食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增强。

春耕图景里的“科技范儿”

科技赋能春耕。现场展示了多种现代农机具、高科技农业装备,呈现出别样的春耕景象,也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今年60岁的村民曾伟强说,机械化推广得好,种粮如今是越来越轻松了。这次他特意带着小孙子到现场参观。小家伙看到这么多稀奇玩意,心里很是兴奋,高兴地手舞足蹈,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弄弄那。他说,要从小对小孩子开展劳动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这粮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这水田里,农民伯伯用汗水一点点种出来的。

这场春耕“盛会”在平渡村乌泥塘小组的上百亩连片耕地里展开。与“乌泥塘”这个名字一样,这里的土地平整而肥沃。48岁的村民曾杏旺是一名拖拉机手,他带着他的“老伙计”——中型拖拉机一起参加这场“盛会”。他的“老伙计”是3年前购买的,总价值7.3万,政府补贴1.8万,当年就挣回了本钱。除平渡村外,曾杏旺带着“老伙计”作业半径还辐射到邻近的新围、雅色、吉安等村。他说,拖拉机手也辛苦,为了抢天时,有时早上6时就要开耕,中午1时多还没有时间吃饭。今年天气寒,然平渡开春早,他已忙活了一个月,目前农忙已接近尾声。像曾杏旺这样的拖拉机手,整个平渡村有3名。

“四条金腰带”扮江东

过去一年,江东新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获得“广东省脱贫攻坚优秀集体”荣誉。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中草药、水果、蔬菜、养殖四大特色农业和“三大发展模式”(“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电商特色产业模式、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新区连续3年(2018-2020年度)在省、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江东新区以四大特色基地(水果、中草药、蔬菜、养殖)探索城郊型农业发展之路。已初步培育形成以蔬菜、中草药、葡萄、荔枝、土鸡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串珠成链、连片开发”的产业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

江东新区提出,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保护好江东新区的青山绿水,推动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今年,江东新区将全力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村,探索山区村携手奔共富密码,将以推进“越王·文道、荔枝·红道、爱廊·碧道、耕读·家道”四条15公里美丽乡村风貌带建设为中心,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面貌;引导群众加强荔枝、葡萄、双坑土鸡等特色农产品和金丝皇菊、中草药种植管理,打造高效益农业;开展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招商推介活动,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临江、古竹镇现有特色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改革,推广集体土地入股模式,扩大现代高效农业种植面积6000亩,壮大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民宿、旅游等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江东名片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上一篇:以国企改革激发国企发展活力 稳中求进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陈志才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