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帮助771个孩子实现微心愿
还有20多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每年六一儿童节,有不少孩子都与父母一起度过,被爱与关怀包围着。但也有不少在农村或边远山区的孩子,却在这一天等着父母归来。他们的爸妈因外出工作等原因,无法回家陪伴他们。
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父母走出家门谋生,在生活中,他们往往接受的是隔代教育,生活、学习受到影响。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关爱、关怀,河源晚报社今年将继续联合民革河源市委会共同发起“爱心暖童心点亮微心愿”公益活动。近日,记者走进和平县下车镇中心小学,了解孩子们心里的想法,欲帮助他们圆小小的心愿。
孩子们对无人机充满了好奇。
快乐的课间活动。
心愿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小心愿。
父母外出,孩子的爱何在?
宽敞的校园里,一栋栋教学楼屹立在校园多个角落,教学楼侧方新建的球场、塑胶跑道为校园增添了一处风景线。在教学楼的高处瞭望,远处环绕着山,一边的升旗台上,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
这里是和平县下车镇中心小学。教室里正传出琅琅读书声。下课铃声响起,伴随课间音乐,孩子们迈着欢快的脚步,奔跑在操场上,充分利用课间10分钟释放自己的活力。对于他们而言,在学校的日子充满欢声笑语,但是对于来自家庭的关爱,他们总是有所欠缺。
下车镇中心小学校长黄海洪告诉记者,目前该校共有学生994人,其中70%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家长大多都是因家庭经济原因外出务工,常年在外的他们将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顾。然而,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带来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因老人教育松懈,逐渐出现厌学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不良习惯。
“在大城市中很难看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更多的还是来自农村。他们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抛家弃子’,外出打工,而且打工也不能带孩子一起去,这就是造成留守儿童的重要原因。”黄海洪说道。
他们心中充满温暖,他们的心愿很简单
相比城市长大的同龄孩子,留守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因缺少父母的爱,更需要得到更多关爱和关注。孩子们也都想有父母参与他们的成长,心里有着自己小小的“心愿”,他们也希望能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多读几本书、多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具、体育用品等小礼物。
在采访中,记者随机与几位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微心愿:
·六年级一班学生胡敬今年13岁,爸妈常年在深圳工作,每年回家就一两次,他已经将近半年没有见到爸妈。跟着奶奶生活的胡敬最开心的就是与爸妈视频通话。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生日的时候,爸妈能在身边陪着。
胡敬在写自己的小心愿。
·五年级四班学生徐博润告诉记者,他爸爸在广州工作,自己与妈妈一起生活。读四年级的时候,妈妈为他买了书包,随着学龄增加,一些课本、作业本开始装不下,他的微心愿就是想要一个新书包。
·五年级三班学生周伟鑫最喜欢打乒乓球,他的心愿就是想要一副乒乓球拍。8岁就开始学打乒乓球的他,最开心的时刻就是与同学打乒乓球,如果能够得到一副球拍,他也会好好提高球技,梦想着以后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六年级四班的学生何秀英,爸爸在家务农,妈妈在深圳工作,过年过节才能够回家。她最期盼的就是能够和妈妈一起在电视机前看一场羽毛球赛。今年六一儿童节,她最想要的礼物是一副羽毛球拍。
·六年级一班的学生黄海怡最想要的儿童节礼物是一个电子闹钟。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起床、学习都是需要用到闹钟,特别是学习中需要自己填写习题答卷的时候,她可以用闹钟来掌握时间。
还有许许多多像这些孩子一样的微心愿,需要我们点亮。据统计,和平县下车镇中心小学(包括该校多个教学点)共有771名留守儿童,他们都有一个小小的六一微心愿(微心愿名单详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汇聚点点爱心,点亮星星未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点亮孩子们的微心愿,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充满欢笑与光明。
如有爱心企业、市民网友想要认领孩子们的微心愿,可与本报记者联系(微信:18607629902)。
本报记者 吴奕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