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古竹镇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村集体经济 有力有序推动高质量发展
雅色党员培训中心今年3月正式揭牌交接,实现“以红带绿”式项目实体化运转,半年实现营收8万余元;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雅色巾帼农场示范基地建设已接近尾声,有望今年底投入运营;双坑圣女果盈利680余万元,双坑土鸡新增100亩养殖基地,产能新增10万只……近日,江东新区古竹镇村集体经济喜报频传,发展势头喜人。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古竹镇锚定市委赋予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乡村旅游”“越王荔香”等特色镇定位,立足资源禀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有力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江东新区将进一步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造血机制”,全力以赴实现1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不低于20万元的目标。
古竹镇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中草药、特色水果、双坑土鸡等特色产业。
实体经济强势推进
今年以来,古竹镇全面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壮大“中草药、特色水果、双坑土鸡”三大特色产业,引进留洞岩茶种植200余亩,双坑圣女果盈利680余万元,双坑土鸡新增100亩养殖基地,产能新增10万只,同步打造“一村一品”,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在此基础上,古竹镇还绘制了古竹农文旅手绘导游图,实现一图引导,有效推广古竹镇“越王荔香特色小镇”名片。
古竹镇杨氏隆益饼店就尝到了古竹农文旅手绘导游图的“甜头”。饼店负责人杨惠玲说,店铺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周边都很出名,很多游客按图索骥,找上门来买饼,饼的销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中秋节即将到来,再过几天将迎来月饼的售卖高峰期,目前正在加班加点备好货,古竹旅游越来越有名,游客也越来越多,相信今年销量会比去年更好。”杨惠玲开心地说。
如今在古竹镇,像杨氏隆益饼店一样尝到旅游甜头的村民越来越多。古竹镇锚定乡村旅游发展定位,推动越王山风景区提质升级和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培育了22家特色民宿、农庄。除此之外,陈家祠展陈更新、东江特委干部培训学校旧址修缮、榕丰红色广场改造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必将进一步持续擦亮“六色”文旅品牌。
接下来,古竹镇还将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优化升级,依托2条示范带和19个“红色点”,串联越王山风景区、雅色党员培训中心、巾帼农场等资源,打造网红打卡路线,把古竹文旅资源、乡村旅游、山水旅游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乡村发展“强筋健骨”
在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古竹镇还全力提升圩镇发展硬环境,继续推进紫古大道及竹港大道道路提质升级项目建设、推动Y309线单车道改双车道工程完工建设,提升古竹交通运输承载能力,加快古竹与市中心城区的快速连通。与此同时,古竹镇还深入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积极推动圩镇“三线”整治,投入约400万元完成古竹镇美丽圩镇镇容镇貌提升工程,让古竹圩镇基础设施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古竹镇民生项目也加速推进,投入30万元升级改造古竹镇敬老院水电建设,投入210万元基本完成雷公桥危桥改造,投入100万元实施古竹人民医院就医环境提升工程,完成第二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对老年服务、交通、就医、市场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全镇共拆除危旧泥砖房35栋6671.18平方米,完成一批村级巷道硬底化建设,推动孔埔、水东、槎岭等一批村级文化广场建设,全镇80%村庄完成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乡村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古竹镇还打造了古竹乡村振兴特色徒步路线,借助市委党校教学点建设在雅色村打造“‘绿美古竹’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
深挖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9月5日,江东新区党委主要领导到古竹镇调研“百千万工程”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发展壮大产业,抓好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
为此,古竹镇提出,将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重点加快雅色葡萄园、双坑土鸡、中草药基地、留洞岩茶、双坑圣女果等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水东荔枝、平渡西瓜、孔埔水果玉米、榄溪竹子、林下种植、留洞生态甲鱼等本土产业资源,创新性引进雅色葡萄节、水东荔枝节、徒步、越野等方式推广古竹特色。古竹镇将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用好驻镇帮镇扶村协作机制,落实联镇包片工作机制,全面推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同时,进一步补齐完善村内道路、文化广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继续加大“文道”“红道”两条示范带打造力度,结合美丽圩镇建设行动,持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加强农房管控和宅基地审批管理,“以线串珠,以点带面”带动全镇村容村貌大提升。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