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线串珠产业旺 农旅融合共富路 江东新区古竹镇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日前,记者在江东新区古竹镇槎岭村的凤梨种植基地看到,头顶绿缨、身披黄甲,一颗颗饱满硕大的凤梨套在黄色的果袋中,挺立在绿油油的叶子中间,果田中弥漫着凤梨的果香。市民拿着镰刀、篮子行走在田间,仔细挑选凤梨,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古竹镇锚定市委赋予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乡村旅游”“越王荔香”等特色镇定位,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全面推进,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百千万工程”,擦亮了古竹“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招牌,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葡萄是雅色村发展特色产业结出的“致富果”。
凤梨一出香两岸
江东新区古竹镇槎岭村凤梨种植基地共23亩,从2022年冬开始种植,今年迎来了首次采摘,采摘活动将持续到10月初。由于这里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种植出来的凤梨不仅个头大、品相好,而且口感脆爽细腻、汁多味甜,市场前景好。槎岭村负责人表示,预估今年凤梨产量8万斤,按入园采摘价每斤8元计算,产值60万元左右,给村集体经济带来7万元的增收。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槎岭村位于江东新区古竹镇西北部,靠近东江,整村地势东高西低,拥有丰富的耕地、山地、林地资源。据统计,该村荔枝、龙眼种植面积约2000亩、凤梨种植面积约20亩,沙洲地块面积1000亩。接下来,槎岭村将结合该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颗颗葡萄富雅色
葡萄是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发展特色产业结出的“致富果”之一。自雅色村第二届葡萄节举办以来,不少来自广州、深圳的游客来这里感受田园风光,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农家美食。除了葡萄受到追捧外,游客们的到来也带旺了乡村民宿和农副产品销售,杨氏隆益酥角等古竹特色农产品也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近年来,雅色村集中力量发展葡萄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探索“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营模式,推动葡萄产业走出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路子。今年葡萄种植面积70亩,有阳光玫瑰、夏黑和蓝宝石3个品种,明星产品为阳光玫瑰。预计今年葡萄总产量7万斤,年产值200万元。如今,古竹镇已培育了22家特色民宿、农庄,还完成黄沙坑东江特委干部培训学校旧址修缮、陈家祠展陈更新,加快推进桔园修缮、培训学校展陈更新、榕丰红色广场升级改造,持续擦亮“六色”文旅品牌。
农旅融合共富路
目前,古竹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重点加快雅色葡萄园、双坑土鸡、中草药基地、留洞岩茶、双坑圣女果等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水东荔枝、平渡西瓜、孔埔水果玉米、榄溪竹子、林下种植、留洞生态甲鱼等本土产业资源,通过徒步、越野等多种文旅方式打响古竹知名度,还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优化升级,依托2条示范带和19个“红色点”,串联越王山风景区、雅色党员培训中心、巾帼农场等资源,打造网红打卡路线,把古竹文旅资源、乡村旅游、山水旅游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在此基础上,古竹镇还扎实推进美丽镇村建设,进一步补齐完善村内道路、文化广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继续加大“文道”“红道”两条示范带打造力度,结合美丽圩镇建设行动,持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加强农房管控和宅基地审批管理,“以线串珠,以点带面”带动全镇村容村貌大提升。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