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构建“五位一体”政策体系 打通“百千万工程”落地“最后一公里”
10月26日,紫金县紫城镇举行招商引资(农业)项目暨富镇强村公司集中签约;11月3日,紫金县龙窝镇首家镇级富镇强村公司——紫金县南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揭牌并正式投入运营,揭牌当天,签约单笔项目达30万元。这是紫金县启动“赛龙夺锦”因地制宜探索富镇强村新路径取得的累累硕果之一。多家强村公司的建立是紫金对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探索,开拓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有效促进农村资源的有效配置,打通了“百千万工程”落地“最后一公里”。
紫金县龙窝镇推介优势资源。
“赛龙夺锦”奏响新乐曲
10月26日,紫城镇举行招商引资(农业)项目暨富镇强村公司集中签约,与河源市东金智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紫金县九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紫金县显龙养殖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投资协议,协议总投资额共1.6亿元。同时,与紫金县九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紫城镇富镇强村公司富硒米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5000万元,以该公司牵头组建了紫城镇镇级富镇强村公司。紫城镇提出,围绕项目落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建共享紫城新发展格局。
当天,河源市东金智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紫城镇新庄村举行了高密度养鱼项目动工仪式。该项目主要发展数字化养鱼,将实现养鱼日常管理中的6大系统,供氧充气系统、排污氨氮硝化系统、饲料定量投喂系统、动保定期管理系统、补水变频动力系统、水温水质控制系统,打造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数字渔业项目,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产鱼量可达500万斤,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11月3日,紫金县龙窝镇首家镇级富镇强村公司——紫金县南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揭牌并正式投入运营。据悉,龙窝镇多次召开强村公司座谈会,听取各村意见,通过数次研讨座谈与方案优化,最终确定紫金县南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龙窝镇提出以紫金县南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运行为契机,推动镇内各村资源抱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走一条具有龙窝特色的振兴之路,打造出共同富裕的龙窝样板。紫金县南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10月25日注册成立,由龙窝镇官田、黄洞、连塘、琴星、桂山、竹径、礼坑7个村级联合社共同出资,注册资金280万元,预计每年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创造收益达100万元以上。
紫金县南龙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将立足于村庄实际,通过打破村与村之间协同发展的壁垒,整合7个村的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以市场化方式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打造优势强、特色明的强村公司。该公司经营业务范围涉及环境卫生保洁、工程施工与设计、旅游研学、物业管理、农产品收售等领域,具有涵盖范围广、可承接业务多的特点,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造血”打下坚实基础。
“五位一体”激发新活力
紫金县全面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围绕县、镇、村、户、人五个关键环节,构建“五位一体”政策体系,广泛调动各层级参与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凝聚起最广泛的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合力,全面打通“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最后一公里”,在全县范围内掀起竞标争先的浓厚氛围。
根据“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结合紫金发展实际量身定制“一县一策”发展方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10个方面部署48项重点任务,制定《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表》,项目清单化、责任具体化、完成时限化,统筹推进县域“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制定召开一次动员部署会议、细化一份具体落实方案、开展一次集中培训、组织一次外出学习考察、组织一次“禾坪说事”活动,开展一次知识测验、季度一次座谈沟通、半年一次总结评估、不定期开展一次督查等“九个一”行动,推动县域“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紫金县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印发《关于开展“赛龙夺锦”活动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创新开展“赛龙夺锦”活动。按照“导向明确、重点突出、实在实绩”要求,大胆改革,加大奖优罚懒的力度,建立奖惩机制,拿出3000万元作为活动启动和奖励资金,分别给予各镇100万元启动资金,聚焦经济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对各镇进行量化考评,有效激发镇村推动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营造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示范带动、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镇洽谈招商项目78个,意向总投资金额约87亿元。全县16个镇均已有在谈项目,8个镇已有签约项目。
紫金县还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深化集体经济经营机制创新,印发《紫金县推进强村公司壮大村集体经济试行工作方案》,鼓励镇村根据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富镇强村公司”发展模式,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积极组织镇村到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强村公司经营经验,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全面铺开”的原则,选取有条件的镇(村)推动成立一批强镇(村)富民公司、谋划一批强镇(村)富民项目、建立一批富民工坊,力争11月底前全县各镇探索成立一批各类强村公司并正常经营运转增收,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收入。
“建设家乡”彰显新风貌
紫金县印发《紫金县开展“三美”家庭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每个镇选取一个试点村,打造干净整洁美、绿化布局美、意识行动美的“绿美”家庭,家庭氛围美、家风家教美、邻里关系美的“和美”家庭,勤劳致富美、创业增收美、富裕乡村美的“富美”家庭。各村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积分制和信息化平台等建立激励机制,实行每季度考评、年度表彰,探索奖励猪肉或凭积分到商店自由兑换物品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家庭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热情,共同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培育、乡村经济壮大,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紫金提出,力争2023年“绿美”“和美”“富美”家庭覆盖率超20%,2024年覆盖率超30%,2025年覆盖率超40%。
响应国家“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紫金县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实施方案》,以“家乡建设我添彩,共富共美共未来”为主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党员、群众和乡贤为主体,着力搭建平台,畅通回引渠道。通过党员支乡、村民在乡、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乡贤入乡、志愿队伍投乡,营造共同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浓厚氛围,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发挥乡贤作用,通过制定完善一张乡贤名单、建立一个乡贤群、发出一份倡议书、召开一次乡贤座谈会、列出一张需求事项清单、一季度至少外出拜访一次乡贤等“六个一”乡贤工作法,吸引更多的“富乡贤”回乡投资兴业、“文乡贤”投身文化传承、“德乡贤”助力基层善治。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