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作者:叶德林
大年初一上午,新河村文化广场,装饰一新,舞台上面的红底白字横匾格外引人注目:新河村2019年春节联欢会。广场四周红灯高挂,花团锦簇,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场内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时针快要指向上午九点,联欢会准备开幕了。就在这紧要关头,负责古筝独奏的女演员叶碧绿气喘吁吁跑来告诉筹备组:她的古筝忘在城里,未曾带来。
叶碧绿原来是家乡的文艺骨干,弹奏古筝技艺精湛。早几年,她进城里教书了,这次春节联欢会是受邀返乡演奏。大年三十晚,叶碧绿夫妻俩自行驱车回乡,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年夜饭。第二天一早,叶碧绿去车里搬古筝,却发现后尾箱空空如也。一问,才知道夫妻俩你以为我拿了,我以为你放了,结果谁也没带。
这该怎么办?叶碧绿的古筝演奏一直很受乡亲们的推崇,要是这节目撤下来了,肯定会影响气氛。
筹备组有人提议干脆放弃这个节目,也有人提出以洋琴代替古筝。筹备组组长叶少金说:“救场如救火!”他和善的脸上露出刚毅神气,“请不要忘记我们举办联欢会的宗旨是什么?是让村民看到希望而不是失望!”他略微思索,雷厉风行地指示,兵分三路。一路致电文化站和镇中学,咨询是否有古筝可借?若有,马上去拿。一路马上赶往离这里最近的老隆街镇,看是否能买到古筝。最后一路再打听打听谁家还有古筝可带来。同时,也将叶碧绿老师的节目往后推,好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阵紧锣密鼓后,春节联欢会拉开了帷幕。新河村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春节联欢会,这一次更不用说,带来了更多新事物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外出的乡亲,有他们的精彩节目;留守的乡亲,有他们的广场舞、传统舞狮、丰收锣鼓;读中学的,有他们的青春之歌节目;老人也有老人的民乐合奏、山歌对唱、山歌独唱;连幼儿园也有喜闻乐见的节目,真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文艺节目紧张有序地演出着,而三个执行任务的小组,都是“石灰铺路——打白行”。文化站和镇中学没有古筝,无法借;老隆街镇大年初一不开店,无法买;村头村尾一通问,没人有。
看来只好撤节目了。就在这时,有人急匆匆奔到后台筹备室。
“有了,有了。来了,来了。”他喊着。
叶少金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下更皱眉头,问着冒失的来人:“什么有了来了的,好好说话。”
“外面,外面……有人送古筝来了。”
叶少金和愁眉不展的叶碧绿都闻言大喜,马上迎出去,外面果真站着一人,怀里正抱着一把古筝。
原来,叶碧绿的古筝忘带的事已然传到了外面观众耳中。其中一个姑娘想到自己在邻村的姐妹也是学过古筝的,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了问,竟真的有。
邻村不远,送过来半小时就到了,于是那姐妹就叫了自家弟弟送过来。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那姐妹的兄弟正庆幸很快就可以将古筝送到时,车胎爆了,也没带备用胎,于是赶紧打电话给那姑娘。
那姑娘把这事跟在场几个乡亲一说,便有个平常开摩托车载客的司机自告奋勇站出来。一波三折,这古筝终于是送到了。
时间也卡得恰好,正到了这倒数第二的压轴戏。
叶碧绿来不及说感谢,接过古筝赶紧上台了。她端坐在古筝后边,娴静地弹奏起来,见其指法如行云流水,出神入化,那音韵幽婉恬淡、舒缓婉转、曲雅明净、宛若天簌,真是荡气回肠。
演奏完,叶碧绿站了起来,给大家简单讲述了乡亲们积极救场,古筝从“山重水复”抵达“柳暗花明”的全过程。
她深深地给新河村的乡亲们鞠了个躬。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