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坎坷经历点缀的大写人生——张明杰先生《时代·命运·足迹》读后

作者:王正明

一个毕业于医学院校,从医数十载,医术精湛,口碑甚佳,握惯了手术刀的人,退休后却捡起了纸和笔,敲起了键盘,且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在两年多时间里敲出了洋洋洒洒近二十万字的回忆录;更难得的是该书显现出的文字功底之深,绝不逊色于一个舞文弄墨的文化人。难怪有朋友戏谑地称:看来医术高超的医生生涯,硬生生把一个或许能青史留名的作家给耽误了。

其实,从张明杰先生偶尔发在朋友圈的摄影作品的配文或配诗上,我早已瞧出其文字功底的端倪,但是初读其作品《时代·命运·足迹》后仍深感惊讶,继而由衷地佩服。

自然,这种佩服不仅仅是为一位握了数十年手术刀的医生的文学素养所折服,更是为其曲折离奇的身世、为其经历了童年时的各种磨难及成年后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压抑与不公,不甘落寞与沉沦,最终冲破命运的羁绊,成就了一段能够施展抱负与才华的人生辉煌所折服——尽管这段辉煌被一场始料未及的飞来横祸所摧残,故而是短暂的,但从明杰先生这段磨难——挣扎——困惑——博弈,最终涅槃重生的经历中,仍彰显出一个刚毅大气、不屈不挠,具有鲜明性格特征、有肉有血的西北汉子的伟岸形象。

因为机缘巧合,我与明杰先生23年前在北京的龙潭公园初识。通过在湖边垂柳浓荫下的一席促膝长谈,彼此皆有相见恨晚之感。也因为这次长谈,便有了我俩数月后在广东河源的重逢和此后二十余年的交往,在这期间,身在他乡为异客的我俩可谓过往甚密,交情甚笃。也正是在这么多年的交往相处中,进一步熟知了他为人处世的热情友善、真诚磊落、能为敢担和刚直不阿,故窃以拥有明杰先生这样的挚友而聊以自慰,即使在他退休定居东莞后,我俩也是互相牵挂,时常联系,嘘寒问暖。今年春节期间,我前往东莞探望病愈不久的明杰先生,面对他提出为即将付梓的《时代·命运·足迹》一书写点儿文字的请托,尽管我退休后已许久未动笔墨且荒疏了电脑,但仍不加思索地当场应允了下来。

关于明杰先生的这本回忆录,我拜读后有如下感受:首先,该书的架构布局之大气合理,对繁纷复杂的素材之选择提炼与把控,对众多大小人物的描写刻画,确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该书所讲述的内容,时空跨度逾七十年,可以说历经新旧两个时代,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再到“文革”和改革开放几个社会阶段,这其中涉及众多的历史事件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所以明杰先生在采取一般回忆录大多以时间为主线的同时,兼之以插叙和倒叙的手法,让大量材料描述之情节动态地活跃在七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流淌,使人读之深感杂而不乱,繁而有序。如此可见明杰先生把控素材和驾驭文字之功力。

其次,对人物的刻画描写颇有特色。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数十个。其中勤恳劳作、逆来顺受的小人物有之;医术精湛、学识渊博的医生教师有之;首鼠两端、两面三刀者有之;手握权力、公器私用者有之,等等。对于这众多人物,明杰先生根据情节与内容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寥寥数笔,但都能给读者以过目难忘的感觉,尤其是对养父的性格刻画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例。明杰先生是带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心情来描写养父的。既写了他无知愚钝,只知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蹴在阳窝暖暖里度光阴的一面;也写了他遇见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人和事也会冲冠一怒地骂人的一面;还写了在“轮流坐庄”当上生产队副队长之后一丝不苟地履行职责,把生产队的事看得比天还大,损坏集体的一草一木就像从他身上割下一块肉一样的憨厚正直的一面,从而使养父这个被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扭曲了性格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次,蹉跎坎坷的成长过程和丰富多彩的社会阅历,同样形成了明杰先生蕴藏丰厚的内心世界。故而其通过内心对外部世界和多元社会的观察思考贯穿全书始终。比如对童年时代遭受欺凌与磨难时的懵懂与呻吟,对少年阶段经历排挤与压抑时的愤懑与呐喊,对“文革”期间各色人等即兴表演的困惑与诘问,蒙受不白之冤后的苦闷与彷徨等等,都是通过自己强烈的内心活动来体现。这就使该书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的层面,从而具有了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批判属性和社会属性,使作品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也是该书的可贵之处。

此外,明杰先生对收获甜蜜爱情一节的描写,是该书最为精彩的章节之一。这里明杰先生一改严肃沉重的笔调,通过两人隔墙呢喃夜谈时羞涩且深情的心理活动与场景细腻且温情的描写,以及穿插于其他章节中对爱妻点滴言行的述说,不乏浪漫明丽的情调与色彩,把一个未出阁前的大家闺秀,出嫁后的贤妻良母,孝敬长辈的聪惠儿媳,工作中尽职守则的白衣天使的女性形象丰满、鲜活地呈现给了读者。

该书值得一提的还有在一些章节的衔接处,或者在一些运动风雨欲来时,或者在自身剧烈的心理活动乍起时,都会恰到好处安排一段场景或景物的描写,从而起到了承上启下,烘托渲染气氛,起兴作者思绪和内心活动的作用,这也是一般的回忆录所不能及的。

笔者是学文的,但由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故阅读明杰先生此类作品反倒较少,更极少品评他人的作品,但愿以上拉拉杂杂的文字,不要辜负了明杰先生请托的初衷与期望。

我和明杰先生都已到“世事看透心了然”的人生阶段,但愿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各展所长,充实生活,经常联系,相互共勉,以云淡风轻的心态,赏绚丽夕阳,度舒心晚年。

 






上一篇:梧桐山
下一篇: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