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火龙果记
作者:朱宏球
邻居家阳台上种了一盆火龙果,植株探出阳台,深绿的枝条上常常挂着小红灯笼似的果子,既可观赏又可享口福,真是羡煞旁人。
有一次,邻居邀我去她家品尝火龙果,那香甜软润的果肉让我至今难忘。我于是产生了种一盆火龙果的想法,但苦于家里的阳台狭小而一直没有实现。
机缘终于来了,我们单位六楼的阳台刚好有两个空盆子,阳台厚厚的护栏墙正好可以作为火龙果枝条的架子,如果长势良好,在五楼阳台也可以实现摘果子的愿望。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事,她们调侃地笑着说:“那就试试吧。”
我马上着手,向邻居讨了两棵火龙果苗,又在网上购了两棵不同品种的果苗。还特地托闺蜜从顺天老家带了一大袋泥土下来,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泥送到我单位门口,坏坏地笑着说:“这下你好好玩吧。”一楼保安室陈叔见我“大张声势”要种果,笑着说:“呵呵,那一定能结很多果哦。”笑归笑,他还是乐呵呵地帮我把几十斤重的泥土扛上了六楼。隔壁办公室的曹老师也给我带来了一小袋钾肥。一切准备就绪,2021年2月的一天,我在两个盆里各种上了两棵火龙果苗。
果苗种上一周后,没什么变化。三周后,植株最下端的表皮开始有腐烂现象。我想,这果苗多半活不成了吧,暂且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养不活就拔掉种上其它的花草。于是,我对它没抱什么希望,也因为工作忙,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注。有一天,我去阳台打水,偶然发现火龙果的植株上长了两个带着白茸茸毛刺的芽苞。原来,它还在努力活着呀!火龙果植株上腐烂的表皮脱去后变成了强壮的根茎,因为阳光充足,加之同事们到阳台打水或洗手时有意无意地给它浇水,有茶叶渣或瓜果皮等也顺手放到盆子里作肥料,所以火龙果植枝越长越旺盛,三四个月就长出了多根枝条,有两根已经探出阳台。
南方的夏季多台风雨,每次刮台风都会将刚刚爬过围墙的枝条吹倒在地。枝条长满了刺,要把它扶起来很费周章,如果以后枝条长得茂盛的话,还会很占地方,这些是我之前没有料到的。我又一次产生了想拔掉它的念头,便嘱咐同事们不要再给它浇水施肥,免得枝条过多处理起来受累。有同事提议:“长得这么好,拔掉太可惜了。最好问一下有没有谁家有地方种的,让他们带回去。”于是,我就一直等有心人来领养它。
不知不觉,雨季过了,那些爬过围墙的枝条已经很长,倒挂在围墙外,它的根也紧扎在围墙上,风再也吹不倒了。
直到第二年春天,还是没有人要领养它,这两盆等待处理的果树在缺肥少水的情况下顽强地生长着。眼看到了开花结果的季节,我想,让它开花结果了再说吧。6月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在火龙果的枝条上长了一个类似于小芽胞的苞苞,难道是花苞?过了几天可以看出小花瓣的雏形了,我才敢确定真的是花苞。“我种的火龙果要开花啦!”我兴奋地在六楼的走廊上广而告之。或许很少见火龙果开花,又或许想看看我在阳台能玩出什么花样吧,这事引起了同事们的关注。于是,大家做案头工作累了时,就会特地到阳台看看远处的风景和眼前的火龙果,看看这花苞的变化,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这个呈小粒圆状的花苞,在大家的注视下慢慢长大,逐渐长成浅绿色的呈长筒状的花骨朵。由于它在夜晚绽放,我们没能看到花苞开放时的形状,只能从它凋萎的纯白色花瓣上想象它的清新脱俗、硕大美丽。有同事说,这朵花没有人工授粉,可能结不成果,还是摘回家煲汤了吧。我舍不得摘,巴巴地等着它结果。
两周过去了,直到花朵已经干枯得从枝头掉落,蔓茎上也没见果子的影子。我想,等手头的工作忙完就把它处理掉吧。
半个月过后,我发现另一盆火龙果的枝条上又长了一个花苞,然而,我对第二朵花能否结果这事已看淡了。那段时间恰好是考试季,等我们忙完回到办公室,火龙果花期已过,只在蔓茎上留着一个青色的花“柄”。过了几天,这个花“柄”慢慢变大了些,我才惊觉,这就是果实的雏形,卵圆形,绿色的表皮上长着肉肉的鳞片。一个多月后这个果实慢慢长得拳头般大,过了一周左右表皮由绿色慢慢变成暗红色,又过了几天变成了诱人的紫红色,像个小火球一样挂在枝头上。那段时间,大家每每经过阳台,都会向火龙果多看几眼。当火龙果的皮呈深紫色时,大家认为这个果成熟了。
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热情似火的午后,我郑重地把它剪下来,举办了一个简短的果实分享会。我虔诚地把同事们召集过来,与果实一起拍了几张合照,接着把果子切成了若干小块,请大家品尝这个共同呵护的“硕果”。大家围坐一起,用喜悦的眼光欣赏这不平常的果儿:深玫红的果肉布满黑芝麻一样的小籽,飘出诱人的清香。大家愉快地、细细地品尝着果肉,赞叹地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清甜的火龙果!”末了,大家围绕着火龙果的生长环境、功效和寓意展开了讨论,从火龙果种植谈到了养花,再谈到了育人。大家一致认为,种植花草与育人一样,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了解其生活习性,顺势而为,才能让它生长、开花和结果。
这次种火龙果虽然收获的果子不多,然而过程是难忘的。几天后,我在原来种火龙果的盆子里,种上了两棵代表热情、喜悦、坚韧和好运的“勒杜鹃”。这次,我一定做个有心的育花人,让它开出娇艳的花朵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