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让
作者:程慧芹
小时候,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块菜地,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在田间地头,菜畦的缝隙里,大家都见缝插针地种上自己的菜,密不透风。而母亲从不去和邻居争抢田地,在接壤的两畦地里种上了产量和价格都要低得多的土豆,方便两家浇灌时的水流畅通。当时我对母亲的做法心生不满,还怪母亲净做吃亏的事。但是到了收获季节,我们两家的蔬菜都获得了大丰收,邻居家种的那些少见的稀罕菜也经常往我家送,母亲和邻居都乐得喜笑颜开。我渐渐理解了母亲,也开始支持母亲的做法。
犹记得那年冬天,我和朋友自驾游玩,夜间行车偶遇狂风暴雨,在狭窄的道路上,和迎面而来的另一辆车并行驾驶。道路又窄又险,不足以让两辆车同时通过,我们的车因无法前行而陷入僵局。僵持了好一会儿,我选择了退让,慢慢地退到路的一边,缓缓踩下刹车,打开双闪,将手伸出窗外示意他先行。对方的车调整方向,终于慢慢地滑行过去。在通过的那一瞬间,那辆车的司机探出头来,双手合十呈作揖状,连连低头,表达感谢,我也挥手致意。这个小小的插曲,使我本来沉闷的心情突然变得愉悦了起来。原来,狭路相逢,选择避让,选择后退,让对方先行,并不是示弱,而是一种更为大度的优雅,是一种更为圆满的成全。
夜读《杨绛传》时,读到杨绛先生的一个小故事。一次,在数百人的大礼堂,一位女学生突然走上讲堂斥责杨绛,说她在课堂上传播不恰当的思想言论,危害学生的精神健康。面对无端诋毁,杨绛没有当面对质,也没有去无谓争辩,只是退后一步,轻轻转身,走到大礼堂下面的座位静静坐下,始终微笑,女学生尴尬地回望,却再也无话可说,只得低头走下讲堂。后来,杨绛先生的名誉很快便得到了恢复。合上书,我仿佛看到她不争不抢,优雅从容的样子。面对是非时,她收敛起自己的锋芒,选择了包容退让,那份宁静淡然,为自己赢得了尊敬和敬仰。
凡事退一步思量,人生才能游刃有余。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人生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端午,想起一条河的名字
下一篇:一枝独秀不是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