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栀子花开香盈盈

作者:刘峰

夏日清晨,天色呈蟹壳青,从我所居住的小巷深处,又传来了乡间姑娘叫卖栀子花的声音,如一缕清甜的山泉润在心田,挟带田野泥土的芬芳:“栀子花哎,天亮前采摘,还沾着亮晶晶的露水哎……”

禁不住诱惑,匆匆赶下楼,朝着淡青色的逆光里的那个窈窕背影尾随而去,姑娘听到橐橐的脚步声,停下颤悠悠的担儿,一脸甜甜的笑。她像眼前的白萼绿蒂的花儿一样,真好看!只见她一脸羞涩地弯下细腰身,利索地从圆扁扁的柳筐里捧出一大簇栀子花,一把塞在我的手心,却只收了我五元钱。

见我愣在那里,她掠了掠被雾水打湿的鸦翅般的青鬓,鹅蛋形的脸儿露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她笑吟吟地说:“这花儿,在乡间多得是,一夜过去,满树白花花。担到城里说是卖,其实是象征性收几个钱,只想让大家享受一下乡间的花香。”

眼前的姑娘如花,多么淳朴多么美丽呀!回家,将栀子花插在清水瓶里,一会儿花香满屋,感觉生活在这个初夏,好幸福!到了夜间,月光如清水般漫过绿窗纱,浓烈的花香仿佛得到感应一般,一下子变得清幽了起来,有一种“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的诗意,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一瞬间泛起了我的乡愁。

儿时生活在乡间,房前屋后,庭院篱角,随处可见栀子树。由于它属于四季常绿灌木,像忍冬、橘树一样常年郁郁青青,非常惹人喜爱。暮春时节,一株株栀子树就结满了犹如初生婴儿拳头大小的骨朵儿,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淡淡的清香,一进入夏季,骨朵儿如水莲花般竞相绽放,给人缕缕芬芳,予人丝丝清凉。

栀子花,是一种观之可亲的花,虽然入乡随俗,却超凡脱俗。“花肥叶大两三枝,香浮白玉卮。”一般的花儿开五瓣,栀子花却开六瓣,朵大花肥,绽放在翠绿的叶丛间,宛如一只只刚出窝的小白鸽,一如邻家女孩清纯可人的笑靥。当风儿拂来,枝摇摇、叶翩翩、花颤颤,清香盈盈,弥漫天地,渗透乡间……

种植栀子花,根本占不了多少地方,前庭后院,篱笆小院,随处可以栽种。它们带来的好处,让人享之不尽,受之不完,甚至福泽后代。它们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顽强,剪一段花枝插在湿地,过了一段时间,就会从截断面生出乳白色的根须,长成独立的一株。偌大的一个乡间,该有多少栀子树是从母株剪插而来的呀,俨如一个家族血脉相连。

老家庭院,就有一株栀子树,经历了好几代人,一到夏天,花影匝地,婆娑如云。“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白天,庭院闲寂寂的,那花下,或卧着一只慵懒的胖猫儿,或挤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或长着几根稀疏的尖尖细草,宛如一幅写意小品。

可一俟夜晚,竹梢风动,月影移墙,星光从遥远的天庭漏下,露水悄悄结在花枝,“碧天如水影迟迟,清芬晚更宜”,那花香渗透梦境,让人深深地酣眠、浅浅地呼吸。

据传,栀子的来历,是因它的果子像商周时代的青铜酒器“巵”,因此栀子被称为“巵子”,“巵”同“卮”,因此古人就顺势给它叫“栀子”。这个好听的名字,从远古一直流传到如今,深深地扎根在民间,成为了乡愁的一部分。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在这个多雨的夏季,手捧一杯清茗,坐在小窗前,静观一树栀子花开,嗅着沁人的花香,沉浸在慢时光里,内心会慢慢柔软、恬静、丰盈起来,如打开一本新印的《诗经》,内心充满无限感恩,与欢喜……

 






上一篇:一枝独秀不是春
下一篇:唐风宋雨浥河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