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重阳,最美是陪伴

作者:刘峰

一转眼,重阳节又至!

重阳节,俗称“敬老节”。尽管,在每天的通话中,母亲只字未提,不但不提,而且还要我别为她担心,叮嘱我多加保重身体,别太劳累过度,但我心里清楚,时间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随着母亲逐渐衰老,陪伴她的时光只会越来越少。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看多了世间的悲欢离合,我越来越懂得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句古训。所以,在重阳节,我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给母亲最好的陪伴与孝敬。

回家,就大可不必兴师动众了,最好不要提前通知,以给母亲一个惊喜。要知道,如果不这样,母亲免不了会费尽心思准备一番,而且还会熬夜。可事实上,每一次归来,还没有走到巷口,母亲就知道了。家里的那一条忠实的黄狗,老远就发现了我,撒着欢儿奔过来,一边朝我不停摇头摆尾,一边朝家的方向汪汪吠个不停,一个劲地提醒母亲:“小主人回家啦!”还有,门前老榆树上的那一对花喜鹊,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站在高枝欢迎我的归来——这犬吠,这鸟啼,冲淡了我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之感。

不一会儿,母亲从巷子深处走出来了,可谓岁月催人老呀,每一回看到渐渐衰老的她,腰弯了,步子也蹒跚了,心就会疼上好一阵子。

相对于拎回的大包小包的礼物,晚年的母亲其实更为看重的,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重阳节这天,母亲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与我一起去逛菜园,这比逛集市更让她开心。她与我一左一右拎着篮子,不紧不慢地沿着一条风景宜人的塘塍走向菜园子。一池秋水,清清的、静静的、碧碧的,倒映着粉墙黛瓦、倒映着池上草树,也倒映着母子俩并肩漫步的影子。这情景,让人恍惚间回到了儿时,回到了异乡的梦境深处。

——原来,回家,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圆梦呵!

俗话说:“知子莫如母。”虽然,我与母亲远隔千里,平时仅靠电话交流,但我在外头的情况,母亲基本上还是了解的。倘若自己有一段时间未通话,母亲就不免担心起来,就会打来电话问这问那。工作上的事、家庭方面的事、生活上的事,母亲仍将中年的我当个孩子,日日夜夜牵挂在心,而我却由于工作太忙、压力太大,往往忽略了母亲的感受,对她的关心太少。

而现在回到老家,回到母亲身边,我的身心完全放松了下来,平时难以诉说的心里话,仿佛潺潺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地向她倾吐。没想到,平时解不开的心理疙瘩、消不掉的胸中块垒,经母亲的三言两语,一下子化作云淡风轻——原来,亲情才是最好的解药,母爱才是最好的抚慰。

陪伴在母亲身旁,我渐渐发现走向年迈的母亲,像一本泛黄的经典之作,需要子女们细心品读。虽然独自生活,母亲却因为心中有牵挂,活得是那么的通透、那么的踏实、那么的开心,宛如头顶的这一穹碧霄,恰似眼前的这一池秋水,更像不远处的丰美的篱园。她的晚年,给了我人生最好的参照。

结果,一条不足300米远的塘塍,母子俩轻轻而语、慢慢而行,竟花去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完。

当“吱呀——”一声推开柴扉,只见满园瓜果蔬菜,一片葳蕤景象,小虫在唧唧欢鸣,蝴蝶在翩翩起舞,香气沁人肺腑,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看来,母亲在菜园花的工夫不少。这么多年来,隔三岔五,她会采摘一篮花花绿绿的蔬菜瓜果,坚持用快递的方式寄给我,让我、爱人和孩子生活在城里,也能吃到农家绿色有机蔬果。

杲杲秋光,照在大地,安宁清暖,如沐春阳。采完了蔬菜,又采了一大束野花,我和母亲有说有笑地走回家,然后一起洗菜、切菜、做饭。比之城里的山珍海味,老家的粗茶淡饭更贴心养胃。从小吃惯了母亲做的菜,那色、那香、那味早已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味蕾,成了我的乡愁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如今归来,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听着母亲的唠叨,感觉幸福满满——家在、母亲在,真好呀!

看来,重阳节无须登山望远,也无须远足旅行,母亲,就是身旁最好的风景;陪伴,其实就是最好的孝敬!

 






上一篇:陪奶奶过重阳节
下一篇:欣然所遇的生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