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老张
作者:叶德水
“张主席早啊。”“张主席你好。”这一声声“主席”把老张叫得飘飘然。
老张在农业局做了大半辈子的股长,机构改革人事调整,他机缘巧合被提拔到文联任副主席。张股长摇身一变成了张副主席,但同事们总是心照不宣地把“副”字给省去了。
擅长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老张欣喜之余也深感惶恐,决定学点文艺。
老张对各艺术门类进行认真研究:学唱歌吧?不行,自己公鸭嗓一吼得要人命。学跳舞吧?也不行,一把老骨头像冰棒,嘎嘣脆,折腾不起。学摄影吧?更不行,一部好相机得要一年的工资,要不起。
思来想去,老张把目标锁定在书法,买了点纸笔墨,说干就干。每天晚饭后,老张嘴巴一抹便从点横竖撇捺学起,苦练三个月,字写得像“墨猪”。
一天晚上,老张在认真练着字,小娃娃过来凑热闹,不慎把墨盘打翻在地,墨溅四方,雪白的墙壁斑斑点点,像一幅抽象画。小娃娃迅速逃离“作案”现场,留下老张端坐在书桌前凌乱。
张太太听到响声,撂下洗碗布小跑过来,喘着粗气,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揩了下,一手叉腰,一手揪住老张的耳朵大声吼道:“叫你练,叫你练,家务不做娃不带,刚装修好的房子整成大花猫。”
就这样,老张刚燃起的书法小火苗被掐灭了。
老张不死心,顶着巨大压力,转学写诗。又是上网搜索,又是查阅典籍,他捣鼓一个多星期写成一首小诗,心怀忐忑发给作协主席小刘,请求把关。小刘礼貌性地回复了“三个拇指公”,挥起“大斧头”,八行的诗帮忙修改了七行,搞得老张的心七上八下。
所幸,老张的小诗见报了。老张的心比吃了蜜还甜,极少发朋友圈的他骄傲地晒了一把:拙作见报,留存感谢。引来众好友点赞关注。评论区说啥的都有,小刘的评论是:极具生活气息却又清新脱俗。老张瞬间觉得还是小刘最懂他。
老张写诗的小火苗熊熊燃烧起来,他买来《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诗词格律》研究,要从先贤诗词中汲取营养和创作灵感。还报了一个诗词创作网络培训班,前前后后砸进2500元。
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头“母狮子”,老张也不例外。这笔“巨资”是张太太预拨的三个月的零花钱,条件是老张把麻将给戒了。
自打学了写诗,老张变了,他伤春、悲秋、惜流水、叹落花。经过一年的努力,老张有十余首诗作散见各报刊。他惊奇地发现,只要换行的时候胆子再大一点,写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然,主要功劳也少不了小刘的“大斧头”。
老张统计了下,稿费不多不少,正好是250元。他特地跑了趟银行,取出现金,毕恭毕敬将稿费呈给张太太。
“你就不嫌麻烦,微信转我不就得了。”张太太嗤了一声。
“仪式感,仪式感,现金才有仪式感。”老张直了直腰板,感觉自己的家庭地位又往上提了一级。
张太太用这笔稿费去菜市场买了一只鸡,还买了几斤李子。浓郁的鸡汤香味从厨房飘出来,老张换上白衬衫、黑西裤。
“爸爸,你要去加班吗?”
“不加班,这是仪式感,仪式感你小娃娃不懂。”
张太太从厨房出来瞥了一眼,丢下两个字:有病。
饭后,老张煮上一壶仙湖茶,张太太把洗干净的李子端了上来。
“嗯,甜,有家乡的味道。”张太太尝了一个说道。
“嗯,真甜,这是我吃过最甜的李子。”老张也挑了一个,轻咬一口。他心里默想:这不就是初恋的感觉吗,摘掉眼镜,眯着眼睛重新打量张太太,嘿,还别说,那眉宇间跟初恋还真有那么一丝丝像,越看越可爱。
一向不吃李子的小娃娃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爸爸,心生疑惑,也抓了一个塞到嘴巴,狂咬一口。
“呸,呸,呸,酸死了,骗人的是小狗。”
老张看了下张太太,张太太看了下老张。
“哈哈哈……哈哈哈……”笑声把天花板震得一颤一颤。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